今天的中国人对待利益都相当极端了!


 今天的中国人对待利益都相当极端了!

-----一位网友说是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人会牺牲自己的权利去维护国土和国有资产!

汪华斌

今天打开邮箱,发现有封网友来信;说我们的国土流失不是因为国家的实力原因,而是中国人的人性造成的。他说今天的中国人的人性就是对待自己的利益肯定是斤斤计较,而对待国家利益或是集体利益则绝大多数人是漠不关心的;更有一些人如果遇到有利可图,则还会对国家或集体利益表现出相当大方。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现在聚集国家或集体利益的人少;而瓜分或蚕食国家与集体利益的人则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肯定没有人愿意为领土完整而牺牲;倒是等待瓜分利益的人却不少。

是啊!改革开放最大的功劳就是打开了自私自利的大门,所以任何自私自利行为在改革中竟然成为了合理化;这也是我们社会不少人永远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改革中第一批下岗的竟然都是一些维护国家或集体利益的人;因为不少自私的改革主导者只从个人的名利出发,把努力维护集体利益的同事和下属当成了自己的对立面;认为这些人是他们改革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正是因为下岗,从而造成自私自利者的决策畅通无阻;因为有不同意见的人已经下岗分流了。也就是说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勾心斗角的战场,所以互相倾扎成了我们改革过程中同人相煎的明证。

也正因为掌握权力的人具有极端的自私性,所以任何决策并不是以国家或集体最后利益为决策依据;而是以自己从中能获得什么权利为目标。如国有企业的改制,既不是以解决老百姓就业为目标;也不是以国有资产投入产出为目标,而是以改制权力者本人的利益为决策依据。如2000年武汉市有一家国有企业改制,一个私人老板用钱将这国企买了下来;后来涉及到这国企外面还有近300万的外债。这私人老板竟然用50万的现金送给了改制组长,从而这改制组长就决定这300万的外债由这家企业的主管部门承担了;这就是我们的国企改革。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任何全民投资都不考虑投入产出的责任;因为投资者本人最少能获得百分之十的回扣。这也是我们社会2008年四万亿投资全社会争先恐后抢的原因,同时还是现在国内外投资全部是体制内的原因;即使我们社会也有一些私人投资,但其最后目的竟然还是吃体制内的肥肉。

如果我们对改革开放后的所有阶段的改革进行一个按照时间序列的统计,就会发现没有任何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不是领导的;如国有企业改革时间表,首先是保留工资总额而下岗的改革;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下岗,全部是老百姓或被领导排斥的人。可最后下岗人员空出来的工资总额,不是平均分配给全体职工;而是按照岗位等级加给各级领导了。再后来改革制订岗位系数,它同样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系数最大;也就是说每个经济责任制的改革,最后最大的获利者都是各级领导干部。再后来与国际接轨搞年薪制,最后一夜之间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与国际上同行的最高收入水平接轨了。可我们领导干部下面的老百姓呢,竟然还是中国特色的月工资待遇。再后来将福利用经济补偿,可依然还是各级领导干部获得最大的利益;因为他们的交通补贴费竟然比老百姓的月工资都高,而他们依然还是名正言顺地享受各种公车上下级。即使最近几年中央明确规定了公车改革,可实际最后享受补贴费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而最后实际用公车的还是他们,这就是我们这些年的改革规律性。也就是说没有一项改革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了利益的缺失者,全部都是既得利益;工资改革如此,津贴改革如此;住房改革如此,公车改革同样还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改革定律。

虽然改革这么照顾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可各级领导干部心中依然还是没有国家与集体;因为他们照样公款吃喝玩乐,照样肆无忌惮地投资而使国有资产流失。这也是我们今天社会虽然能够总结各级领导干部自我吹嘘的政绩,但却无法统计出任何一个领导干部为国有企业资产增值或投入产出的贡献;因为流失是普遍规律。因为按照老百姓善良的想法,你领导干部都已经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你为什么还要腐败呢?但腐败分子就是这么贪婪,既得利益者还要肆无忌惮的腐败。而腐败的结果是什么,自然只能是国有或集体资产的快速流失。所以腐败分子具有双重人格,对待自己的私利任何小事都是大事;所以斤斤计较是特征。相反对待国家或集体利益却是特别大方,多么大的损失也能‘面不改色’。由于腐败分子通常都是领导干部,所以全社会都学习到了他们的品德;从而造成今天的中国人对待自己的利益都很精明能干,所以处处计较、事事铿贪、件件吝啬成为了今天中国人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举国体制的社会竟然不能参与国际竞争;因为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是普遍现象,所以国家与集体利益就没有人把关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国有资产总是交学费的原因,也是我们社会只有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损失最大则领导者就能暴发地更快的原因。在每个人这样的权利和责任现实下,我们还能收回我们流失的资产与领土吗?如果真的可能,那才是真正的中国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