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去哪儿了 污泥资源化处理亟待破题


  这么多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相伴随的一个问题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去哪儿了?日前举行的“2015污泥高峰论坛”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建司水务处处长曹燕进表示,根据住建部2015年年初调查,目前中国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约为56%。余下的污泥中,约三分之一采用“临时手段”处置,此外还有百分之十几的污泥不明去向。王晓强作为从事多年污水治理技术开发与解决方案的水处理工程师,对污水处理话题十分关注,水环境污染治理一直是他的重点专研的课题之一。

  常规的污泥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常规污泥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外运弃置、焚烧、污泥堆肥和热干化等多种处理技术。例如:污泥堆肥是利用污泥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在污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秸秆、稻草、木屑或生活垃圾等膨松剂和调理剂,利用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环境下对多种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转化为类腐殖质。经过堆肥的污泥质地疏松,容量减小,使污泥的肥效提高并易于被农作物吸收,含有多种植物生长促进剂,这样即可充分利用污泥又可将污泥作最终处置。

  污泥的资源化前景广阔

  尽管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目前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前景十分广阔。2015年4月16日出台的“水十条”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污水处理行业内“重水轻泥”现象十分严重,使得污泥处理技术停滞不前。面对日渐增多的污泥产量,如何有效、经济地处理剩余污泥和实现污泥资源化、能源化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您有更多的疑问,王晓强愿意为您解答,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电话:17001215999,QQ:17001215999。

  标注:发布时请加上原创作者名称“王晓强”,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