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毒共生是80后90后的宿命?


   “为什么中国人生育率下降了?”

“因为现在的80后90后是吃地沟油长大的!”

这个有些荒诞的问题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雾霾……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果正在中国大陆逐步显现;甚至有专家预测雾霾这种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难题,即使到了2022年也难以有彻底改观。难道这一代人命中注定要与毒共生么?

从漠视到关注

当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轰动一时,毒奶粉的问题引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第一次前所未有地关注到有毒食品添加剂这一事物。后来陆续出现苏丹红鸡蛋、地沟油、玩具重金属超标等等,这些含毒食品和用品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人们仿佛成了惊弓之鸟,但凡听到与“毒”有关的事情,哪怕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会绷紧神经刷屏关注。

在中国有许多与毒有关的成语,其中“荼毒生灵”一词更是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听到和看到,当大的灾难来临或某个乱世贼子滥杀无辜的时候都会有正义之士站出来声讨。当下人们同样怀揣这样的心情,每年的3.15晚会备受关注,说明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高度。

国外产品造假成本高昂

对国产食品的不信任导致洋品牌在国内供不应求,甚至出现组团去境外抢购奶粉的情况。在海淘族的眼中洋品牌天然的就比国产品牌安全可靠。这其实同国外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有关系,我们经常会提到美国标准、欧盟标准甚至是日本标准、香港标准,而没有人会在乎什么国标,因为国标在大多数人眼中往往没有太大意义。有人说在美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概率比中彩票都难,而一旦有这样的企业出现造假行为必然遭到重罚甚至关门破产,以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众所周知欧美人对牛肉有着特殊的情节,很多场合牛肉都被当做主食。然而2007年9月在美国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牛肉安全事件。托普斯肉制品公司原本以专营牛肉而闻名遐迩,在这一领域运营了67年之久,然而该公司牛肉制成的速冻汉堡在检查时被发现含有大肠杆菌,在召回了2170万磅问题牛肉后,该公司最后破产关门大吉。

可见在欧美造假的成本是相当高昂的,在管控上美国人会重点监控市场上占比99%的主流产品品牌,而剩下的1%则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

九龙治水、割韭菜式的质量管控

在国内,制假售假时常会发生在一些大型企业、名牌产品,出于某种原因惩罚的不透明和不及时往往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通报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不少知名企业的婴幼儿等奶粉都出现不同情况的问题: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有3个批次的样品检验出黄曲霉素M1超标,属于存在较高风险的食用产品,目前该公司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已经被吊销。

国家食药监总局再次通报部分食用油品不达标的企业,广东的茂名广垦长晟公司的古榨浓香花生油、粤之乡公司的纯正花生油两款产品“光荣”上榜,被检黄曲霉毒素B1超标,长期食用会损伤肝脏。中华老字号广州市宝生园公司的“宝生园”山花蜂蜜(550克/瓶,2014-2-17)被检含禁用的氯霉素。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通知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相关企业停止销售和生产,并召回不合格产品,对问题根源进行彻查,全面整改,并对相关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然而在消费者看来,这种出现一个查处一个的措施很难从根源上消除企业制假售假,多部门监管,却又无法有效杜绝,就像“九龙治水”和割韭菜一般,割完一茬又长出一茬,因为惩罚的力度和源头把控不及时,一旦出现重大集体事件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大众无奈的焦虑

与毒共生,与毒抗争,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关心的大事件,消费者之间谈论的话题也时常会涉及:“某某产品被查出来怎么样怎么样了,为什么你还在买?”话语间多少透出人们的无奈,明明知道有假冒伪劣产品、明明知道很多苍蝇馆子和小摊夜市使用的是地沟油、明明知道很多低价白酒是酒精勾兑然,然而却仍然不可避免的要去购买、食用、使用。

与毒共生的无奈让很多消费能力较高的消费者向国外品牌看齐,吃穿用度皆洋牌。也正是看准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诉求,很多企业则在名称包装等方面下功夫,弄出诸多不伦不类的假洋品牌充斥消费市场。前段时间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朋友圈毒面膜事件也是令人唏嘘不已,如果微商把人品败光,以后还如何发展?连朋友都开卖“毒”了,人们的焦虑和担心自然会愈加深重。

申冬奥成功能否顺水推舟治“毒”

在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监管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商品的准入门槛和违法成本,对危害环境的企业进行治理。在查处的同时严厉打击不法“制毒售毒”企业和个人,告别法不责众的窠臼,真正让“与毒共生的一代”远离劣质产品危害。

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宣布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中国的北京与张家口。关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将会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相信为了这次冬奥会,国家层面会对雾霾、食品、饮用水等的“毒”问题会更加重视。与毒共生虽然是一个长久的事实,短期内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动用行政的聚合力量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得到缓解,在申冬奥成功这样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或许能迎来又一次运动式解决方式,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但愿如此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远离毒祸,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