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相对强弱指标——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是指固定期间内价格上涨总幅度平均数占总幅度平均值的比例,从而探测出市场买、卖的意向和实力,进而做出未来市场的走势判断。RSI 的原理是假设收盘价是买卖双方力量的最终体现,将收盘上涨视为买方力量占优,将下跌视为卖方力量占优。简单来说就是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比如有100个人面对一件商品,如果50个人以上要买,则商品价格必然上涨。更多盘中交流、操作建议可威信“fsr6699”反之,如果半数以上的人竞相卖出,则价格自然下跌。
计算公式: RSI = 100-100/(1+RS) 其中 RS = n 日内收盘涨幅合计/n 日内收盘跌幅合计
常用的 RSI 计算期间长度为 9 日和 14 日 , 当然投资者也可自己尝试换用其它不同的时间周期长度来衡量价格走势。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该指标在 0-100 区间内变化。RSI值大多处于 30-70 之间,达到 70 或 80 时被认为已到达超买状态 (Overbought),至此市场价格可能会回落调整。当该指标跌至30 或 20 以下即被认为是超卖 (Oversold),市价将出现回升。
基本应用方法
1. RSI 金叉:快速 RSI 从下往上突破慢速 RSI 时,认为是买进机会。
2. RSI 死叉:快速 RSI 从上往下跌破慢速 RSI 时,认为是卖出机会
3. RSI<30 为超卖状态,若出现 W 底部形态,为买进机会。
4. RSI>70 为超买状态,若出现 M 顶部形态,为卖出机会。
使用技巧:
1. 如果市场处于盘整阶段,而 RSI 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头强势,后市可能再涨一段。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卖出信号。
2. 如果市场处于盘整阶段,而 RSI 已经走出整理形态,则价格有可能随之突破整理区域。
3. RSI 处于高位并且一峰比一峰低,而此时市场价格却是一峰比一峰高,这叫顶背离;反之,RSI 处于低位并且一底比一底高,而此时市场价格一底比一底低,是为底背离。当 RSI 与 K 线出现背离时,一般为转势的信号,此时应选择正确的买卖时机。我们可以结合 RSI 的基本应用方法来确定买卖时机。RSI 处于 30 以下发出的买入信号与 70 以上发出的卖出信号尤其可靠。
4. RSI 图形的下降趋势线呈 15 度至 30 度时,技术上的压制意义较强,如果趋势线的角度太陡,则可能会很快被突破,失去阻力作用。反之,RSI图形的上升趋势线呈负 15 度至负 30 度时最具支撑意义,如果支撑线的角度太陡也将会很容易地被突破。
5. RSI 在较高或较低位置形成头肩顶或头肩底等反转形态,是采取行动的信号。但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离 50 越远越好。
相对强弱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RSI 反映了价格变动的四个因素:上涨的天数、下跌的天数、上涨的幅度和下跌的幅度。由于它对价格的四个要素都加以考虑,因此在市场走势预测方面的准确度较为可信。同时,我们通过 RSI 能够较清楚地看出市场何时处于超买状态和超卖状态,从而较好地把握买卖时机。不过,任何分析工具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在应用 RSI 的时候不能掉进公式化、机械化的泥潭中,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情况,市场在 RSI 超过 95 或低于 15 时没有出现反转的情况并不罕见,投资者不能在指标一低于30就买进,高于 70 就抛售,而应当结合其他手段具体分析。
RSI 参数默认值:快速 RSI 为 6,慢速 RSI 为 12
7、布林带——BOLL (Bollinger Band)
布林带由布林格 (Bollinger) 发明,也叫布林通道,是各种投资市场广泛运用的路径分析指标。一般价格的波动是在一定的区间内的,区间的宽度代表价格的变动幅度,越宽表示价格变动幅度越大,越窄表示价格变动幅度越小。布林带由支撑线(LOWER)、阻力线(UPER) 和中线(MID) 三者组成,当价格突破阻力线(或支撑线)时,表示卖出(或买入)时机。在布林格发明布林带之前,类似的路径分析指标已经在金融市场中使用了,但后来布林格将这种方法加以改进并系统化。更多盘中交流、操作建议可威信“fsr6699”布林格本人最重要的贡献可以说并不是其发明的布林带指标,而是他在使用布林带指标时着重强调的相对高低概念,并在分析时贯彻了这一思想。虽然此前已经有一些投资者意识到高低的位置都是相对的,但很少有人笃信并认真实践这一思想。
计算公式: MID = 收盘价的 n 个周期简单移动平均值
TMP2 = 收盘价在 m 个周期内的标准差
UPER = MID + P×TMP2
LOWER = MID - P×TMP2 (注:P为变量)
标准差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在所有统计学教材和注册会计师的《财务管理》教材中都有论述,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查阅。
布林带的基本应用方法:
1. 价格向上穿越阻力线时将形成回档,为卖出时机。
2. 价格向下穿越支撑线时将形成反弹,为买入时机。
3. 当价格沿阻力线上升时,虽未突破但开始回头也是卖出时机。
4. 当价格沿支撑线下降时,虽未突破但开始回头也是买入时机。
5. 布林带的带宽非常狭窄时,是行情即将选择突破方向的信号。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务必谨慎,因为这时价格往往会出现假突破,投资者要等突破方向明确,布林带的带宽放大时再介入。
布林带在研判头肩顶(头肩底)形态的时候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头肩顶的左肩和头部都会触及布林带的阻力线,而右肩在未触及阻力线之前已显力量衰竭之势,从而发出市场即将反转的信号。
参数说明:布林带天数参数默认值:20,P 决定布林带的宽度,默认值为 2。
8、随机指标——KDJ
KDJ 是技术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综合了动量、相对强弱和平均线的优点,在计算过程中主要研究最高价、最低价与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反映价格走势的相对强弱和超买超卖状态。
计算公式: rsv =(收盘价 – n日内最低价)/(n日内最高价 – n日内最低价)×100
K = rsv 的 m 天移动平均值
D = K的m1 天的移动平均值
J = 3K - 2D
rsv: 未成熟随机值
一般原则:
1. D%>80,市场超买;D%<20,市场超卖。
2. J%>100,市场超买;J%<10,市场超卖。
3. KD金叉:K%上穿D%,为买进信号。
4. KD死叉:K%下破D%,为卖出信号。
KDJ 的基本应用方法:
1. 当 K 值(短期平均值)大于D值(长期平均值)时表明目前市场处于强势状态,因此在图形上 K 线向上突
破D 线时即为买进信号。
2. 当 D 值大于 K 值时表明目前的趋势是向下跌落,因此在图形上 K 线向下跌破 D 线为卖出时机。
3. 当 D 值跌至 10-15 时是最佳买入时机,若高至85-90时则是卖出信号。
4. K 线与 D 线在高档二次交叉则行情将大跌,在低档二次交叉则行情将大涨。
5. 与 RSI 指标相似,当价格与指标出现背离的时候说明市场即将出现反转。
J 线的参考意义不大,但可作为市场反转的警示。应当注意的是,窄幅盘整行情不宜看 KDJ 指标,长期单边行情后也不宜看 KDJ,因为此时指标已经钝化。另外,KDJ 不适合作为研究长期走势的参考工具。
随机指标的优缺点:KDJ 指标比 RSI 准确率高,并且有明确的买卖信号出现,但K、D 线交叉时须注意“骗线”出现,因为该指标过于敏感。
参数说明:rsv天数默认值:9, K 默认值:3, D默认值:3。
技术指标小结:许多投资者往往会在指标运用过程中产生这样的疑惑:有时指标严重超买,价格却继续上涨;有时指标在超卖区钝化十几周而价格仍未止跌企稳。实际上,投资者在这里混淆了指标与价格的关系。指标不能决定市场的走向,价格本身才决定指标的运行状况。更多盘中交流、操作建议可威信“fsr6699”价格是因,指标是果,由因可推出果,由果来溯因则是本末倒置。事实上,最能有效体现市场行为的是形态,投资者首先应当从技术形态中分析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变化并服从市场。在涨跌趋势未改变之前,不要试图运用指标的超买、超卖或钝化等来盲目断定市场该反弹、该回调了。我们应当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充分发挥其辅助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