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酿酒文化
从物质的层面上观察,中国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依靠自然,以“粮”为纲,自然的物质,决定着农业文明的命脉,也形成了农业文明思维。起源于农业文明的“酒”从物质的角度考量,它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是自然之馈赠,其物质的含量具有粮食之精华,其自然的体态,内涵天地之气韵,凝聚万物之灵感。故,“酒”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富自然性与神妙灵性的一种物质,是中国农耕文明打造的一种神奇的物态文化,其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物质型酒文化的物质形态包括酒的酿造、设备、技术以及各种与酒有关的器皿。
作为物质形态的酒是人类无意中的一个发现,因为其独特的诱人芳香,让人生生不息的加以追求与改良。据说黑猩猩就喜欢饮酒,猎人们事先把把酒坛放在森林中,待猩猩们喝得酩酊大醉时,然后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酒的甘醇芳香极大地刺激了人类的感官与思维,喝了酒以后,人类的主观感觉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如思维敏捷、兴奋、话多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饮酒对人类思维、语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过去,人们只是强调熟食对人类思维、语言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对酒的这种作用却忽视了。酒中富含热量和营养,且易被人体吸收消化,饮酒场合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人们在饮酒场合说的化往往比在劳动过程中说的更多、更丰富有趣。因此,可以说集体饮酒也是促进人类语言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酒的甘美使得人工造酒与酿酒业应运而生。酒的酿造导致了大量酿造器具与饮用器具的发明。从此,物质型酒文化渐渐发展并丰富起来。
酿酒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工艺由简单趋于复杂。成千上万家酒厂、作坊,琳琅满目的品牌美酒都有自己的一套酿制勾兑技术,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风格口味,色泽和香型。各地的水质、微生物不同,对酒质的好坏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今,酿酒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品类众多、甘醇馥郁的琼浆玉液,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摘自《中国酒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