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网络设备需要国产化


  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国外网络设备过分依赖。据报道,在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均有美国“八大金刚”(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的影子。此外,我国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和芯片、数据库、路由器等核心技术,以及互联网领域的核心基础服务等,也都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这种情形无疑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棱镜门”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国网络安全的重大隐患。

  

  我国核心网络域名系统亦是如此,根据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ZDNS)技术监测数据显示,在国内各级域名服务系统中的所有权威服务器,62%以上的域名服务器使用开源的Linux系统,微软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所占比例在36%左右;域名解析软件中95%以上的域名服务器使用开源的ISC BIND软件,国外权威域名服务系统中ISC BIND使用率约为93%。递归域名服务器中,超过55%的递归域名服务器运行在Linux等开源系统上,28%左右的递归域名服务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上;94%以上都采用的开源软件ISC BIND,国外递归域名服务系统中ISC BIND使用率约为86%。

  

  如何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网络安全自我防护能力?一个关键举措就是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硬件和服务来替代进口产品。只有建立起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核心系统,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互联网域名系统是信息化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互联网赖以存在的基础。在域名领域推广国产的定制化设备和软件,才能避免让命门成为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