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财比银行理财收益更大吗


  回顾这两年的银行理财市场,从2012、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的一波崛起大大“扰乱”了银行系一直以来的“安稳觉”,而银行理财市场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小编对比了目前的在售银行理财产品,希望对有志投资的人一点帮助。

  去年,央行宣布降息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2倍。而在执行中,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各家商业银行总行大都纷纷给予一级分行一定的浮动利率空间。总体看,各家商业银行对存款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下面我们来看看银行理财与P2P理财对比的结果。

  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与P2P理财,后者未来优势更明显。

  此外,各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也将总体上受到银行降息的影响,收益率将有所下滑。而目前看,在售的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似乎短期未有特别明显的下降。如招商银行发行的招银进宝之鼎鼎成金598号理财计划,项目用途是据官方介绍是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以及资金拆借信托计划及其他金融资产,产品投资期限是4个月,5万起投,预期最高收益是5.20%。

  而另一款国有背景的邮政储蓄背景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邮银财富·e享2014年第50期人民币理财。项目公示的募集资金投资方向,主要为银行间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债券、回购同业存款等,该产品起购金额5万元,投资期限是91日,预期最高收益率:4.9 %。

  结合以上两者,总体看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因为投资标的的局限,如国债等,因此预期收益并不高。而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中的P2P,以个人对个人的“金融”开创了诸多银行金融的投资“空白”区域,因此受益也更好。

  目前市售的P2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则有大大超越之势。过去一两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正是以这类网上理财产品的崛起为代表。而在央行降息影响下,这部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相对“优势”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同样是投资于优质债权项目、兑付安全,但P2P类固定收益理财的产品收益无疑比银行理财目前的4%-6%的平均受益水平则要更出很多。

  对此,银行理财产品固然有其特定的受众,但是对于个人或家庭的投资理财者,从收益等综合角度来看,P2P固定收益理财也许更适合,未来投资者不妨可参考这类新兴起的投资理财方式。
文章来自理财资讯www.xinrong.com/zi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