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见闻(梁效瑀)


《学苑新报》2015-2016年第34期主题:  勿忘历史  珍爱和平

榜上有名:黑龙江大庆春蕾文学社

指导老师:徐继春

絮语飘扬:这张早已发黄,还有点模糊的老照片,又把我们拉回到了78年前的上海南站:那撕心裂肺的哭泣声,那侵略者轰炸时的爆炸声……声声入耳;那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那遍地的横尸血流……历历在目;那浓浓的炸弹弹药味,那死者鲜血散发的血腥味……味味扑鼻。这是何等悲惨!又是何等的令人发指!它警示我们,不能贫穷,贫穷就要挨打!只有强大了才能不被欺凌!

 

 

8·288”见闻

(用事件发生时间作为文章标题,耐品,醒目,易记,新颖;“见闻”二字既简洁明了,更把人们拉回到了78年前上海南站被轰炸时那惨不忍睹的场面。)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区东湖三小四㈣班  梁效瑀

 

大家好,我是华盛顿邮报一名记者。今天是1937828日,我现在正在中国上海火车南站进行新闻采访,刚才要不是几个中国朋友的保护,我也许就去见上帝了。(作者以现场经历记者的身份行文,真实可信,可谓构思巧妙。“刚才……见上帝了”一句写出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斗情谊。)

刚才日本侵略者对上海南站进行了大轰炸。轰炸后的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啊,刚刚进站的一列火车,还未停稳就被炸得倾覆了,有的车厢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铁轨也被炸得变了形,火车站及周边楼房都被炸成了断壁残垣,站台多处被炸出一米多深的大坑,到处都横尸遍地,整个火车站及附近除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血腥味外,还到处都弥漫着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呼救声,惨叫声,真是让人心痛啊!(场面描写上海南站被炸时的惨景,“惨不忍睹”“七零八落”“火药味”“血腥味”“哭泣声”“呼救声”“惨叫声”等词语形象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悲惨景象。视觉、嗅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通用,有力控诉了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咦!那七扭八歪的铁轨中间怎么还有一个嚎啕大哭的男孩?我叫上翻译要他陪我前去看个究竟,“李,请稍等。我抢先一步按下了快门,“咔嚓”一声拍下这正在哭泣的孩子。“李,快去问一下孩子情况。”李翻译赶紧上前询问情况,可孩子只是拼命地哭喊着妈妈,看来他年龄还小,还不会说话,看到不远处那一男一女的尸体,我明白了一切。不好,孩子也受伤了。“李,我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吧。” (细节描写孩子及父母的悲惨境遇,“李,我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吧。”一句写出国际友人的善良爱心。)

我和翻译李轮换着抱着受伤的孩子,绕过一个又一个尸体来到了离上海南站最近的医院。“轰隆隆——”又传来了爆炸声,日本军机又来轰炸了。(略写。前一次轰炸的硝烟还未散去,下一次轰炸又接踵而至,进一步揭示出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

一座座楼房又被炸倒,又有好多鲜活的生命死去,刚才我给孩子拍照时,孩子左侧那座摇摇欲坠的天桥已经彻底不复存在了……真是罪过呀!我凭着记者的良知要将“828”见闻尽快发布出去,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写出具有良知、正义感的“记者”在抨击侵略者所犯罪行的同时不忘履职的坚定决心。)

 

 

(注:此文系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而作。定稿于2014117日。发表于《学苑新报》2015-2016年四年级344版。)

 

 

《学苑新报》导师总评:

小作者以事件亲历记者的身份撰写本文,构思巧妙;标题新颖;主题鲜明突出;且有一定的故事性;既有场面描写,亦有人物细节描写。视觉,听觉,嗅觉等各感觉器官通用,为突出主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