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00,美联储正式公布本月的货币政策决议,宣布暂不加息。各界人士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纷纷开始深思——这对投资组合意味着什么?投资思路应该如何转向?根据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前瞻指引和各委员投票结果,今年年内加息的概率高达约80%。与之同时,全球似乎头进入了“资产配置荒”,“现金为王”的思路已经愈发深化。根据美银美林9月对基金经理的最新调查,基金经理的现金持有量已经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5.5%),股票和大宗商品遭大幅减持,避险模式强化。
综合各界观点来看,以下几个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一、金融股得到看好
“在我看来,一个泡沫似乎正在形成。自2009年以来,基本上来说美股股价已在六年时间里上涨了两倍;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股市估值的信心正在丧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表示。不过,看问题仍需多维度。“在几年QE后,美股的确显露出泡沫迹象,但全球投资标的收益都不高,且加息预期导致资金回流美国,资金仍会流进股市。”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员表示。
就历史经验而言,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美股跌入熊市的概率并不大。在过去20年中,美元经历了两轮加息周期,但同期美股均为牛市,这表明,美股在受到货币政策影响的同时,更大程度上会受到经济好转和企业盈利改善前景的驱动。不过,在当前“泡沫论”盛行、美国企业盈利面又堪忧的背景下,选股仍需谨慎。“从行业层面,我们看好金融股。利率上升期间。金融股通常受益于息差扩大。相形之下,增长最快的公司的估值则可能受压,因为加息环境中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给予更深折价。受青睐的高股息收益率公司(比如公用事业)在无风险利率升高时也可能遭遇挑战。”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全球首席投资总监分析称。
二、美国房市前景光明
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房产投资永远是不变的主题。在A股巨震、调整不断的时期,房产交易所又开始人头攒动,甚至排起了长队。这一现象似乎也在美国复制。
根据近期公布美国房产第二季度报告,美国总体房价呈现同比去年增长3.3%,预计接下来的一年会继续增长2.4%;根据相关统计,现房的库存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在35个大型城市中有19个地区库存量下跌;租房上涨的幅度仍旧超过房屋价格,平均为4.3%,和去年相比涨幅达1%。值得注意的是,从全国来看,6月租金价格平均上升了4.3%,租金中位数为1369美元/月。二季度的一个现象实是在35个大型城市中接近一半的地区其租金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了房屋增长的幅度。二季度旧金山以14.5%的成绩引领租金涨幅排行榜,丹佛屈居第二位同比增长13%,排名第三的是圣何塞为12.5%,而波特兰为10.8%位居最后。
对于明年的美国房产形势,专家预计房价仍旧会继续增长,估计明年二季度增长幅度为2.4%。而纵观去年二季度房价则增长了3.3%,在经历了2007年的经融危机后,可以说美国房市已经全面回归。
三、中美股市或存共振风险
转视国内市场,在加息周期前后,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在资本帐户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美国加息对中国究竟意味这什么?投资思路是否要有所改变?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从过去20年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即两国股市的熊市或调整周期往往重合,而牛市则常常出现错位,即当美股进入熊市或大幅下跌时,A股均难有出色表现,但美股牛市则不一定对应A股的牛市。比如,在2003~2005年和2009~2013年期间,A股都是典型的熊市,但美股则处于大牛市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仍有待研究,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近年资本项目开放的陆续实施,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的加深,中国股市较以往更容易受到海外股市震荡的影响,特别是沪港通实施后,资金的北上或南下会放大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如果美联储加息引发美股转熊或大规模回调,将会大概率引发中美资本市场的共振,这对本已疲弱的A股是极其不利的。不过当前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美股跌入熊市的概率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