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职场案例体小说
第二章 告别,是为新的开始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时间弹指一挥,林君在三和贸易公司已度过了3个月,期间他分别在浙江杭州和湖北宜昌出了趟差,也生平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当然,身处高空俯瞰大地的奇妙感觉,远没有3个月试用期结束后,公司模棱两可态度给他留下的记忆来的深刻。
和林君一批来的,算他在内,一共3人,都被分到了销售二部,大家因为年龄相仿,平时很谈得来。在刚进公司的第一次部门早会上,王佳便面无表情地说了3个月后的结果,公司只留2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三人中注定有一人要被出局。所以,这场比赛,或者说是游戏,从3个月前就悄悄拉开了帷幕。但很难得的是,虽然3人明白竞争的残酷,却仍旧坦诚相对。后来林君回忆说,可能那时大家都很年轻,复杂的东西懂得少些,关系还如学校般那样单纯。
3个月的大限已到,虽然3人都没有实实在在地做出一单业务,但林君的踏实和天生对行业信息的敏锐嗅觉,还是让老板李悦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她在销售系统的全员会议上提出,虽然林君目前还没有做出业绩,但他的勤奋和用心值得大家学习,也希望王佳能好好培养她。此时,林君,或许不知道,李总的这番话,已为他半年后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林君、霍刚、曹爽三人,此刻静静地坐在平日开早会的那间会议室里,面前没有像往常那样堆放起厚厚的客户资料,因为今天,在这个时候,有人会马上进来宣布那个出局人的名字。
“吱”,门开了,王佳踩着她那双最喜欢的Gucci高跟鞋走了进来,炫红的鞋面,打上从窗外折射而进的光线,是那样刺眼。她坐定后,目光迅速扫过三人,最后定格在了霍刚身上,“霍刚,你很优秀,但或许和三和的用人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也希望你在下一家单位中有出色的表现,一会儿你就可以去人资部办理手续了”。没有客套,没有拐弯抹角,王佳在10秒钟内便直截宣布了部门最后的决定。
林君和曹爽听完后,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又生出了一种负罪感,倒是霍刚,释怀地笑了笑,对林君说:“离开这里,对我来说,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开始。倒是你,林君,我觉得你那么优秀,为何还要死死守在三和”。霍刚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三和人资部告诉所有通过试用期的员工,转正后底薪也不变,而且迟迟不和大家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据国家发改委调查显示,2002年的中国,已经有超过80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又有多少是和三和一样,以种种理由和手段逼迫着涉世不深、处于弱势地位的年轻求职者们。而为了求得一份谋生的工作,求职者往往会选择隐忍和妥协。这种局面,一直到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执行才逐步得到好转,但其中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职工自身维权意识的崛起,借助互联网舆论监督力量的日益强大,倒逼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企业的约束和监管。
霍刚走后,曹爽和林君走的更近了,两人时常吃完午饭后,利用午休的时间坐在写字楼广场旁的横椅上,聊着当下和似乎渐行渐远的未来。林君在这段时间中,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也逐步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很勤奋努力,但很多时候却感到又是那样地有心无力,销售这个岗位似乎并不适合他。
在25岁时,必须对自己今后的10年做好打算,因为这10年是一个人完成学业踏入社会的重要拐点,也是人一生中第三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男人过了35岁,通常情况下都会有自己的妻儿,生活瞬间变成了抵押品,工作生活之余只能挤一丁点宝贵的时间用于学习。但也正是在这期间,你和昔日谈古论今、开怀畅赢的大学同窗门的差距,会逐步越拉越大。
此时的林君,显然还有充分的时间去重新思考设想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虽然他感到自己内向的性格和少语的言辞不太适合做销售,但依靠他的勤奋钻研,在三和当销售经理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多多少少还是对销售这个行当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推销产品之前要先把自己推销出去。还记得他第一次出差去宜昌造船厂时,因为天太热,当赶到船厂门口时,汗水已浸湿了衣服的大半,显得皱皱巴巴,再加上自己三天没刮的胡子,整个人看上去毫无边幅可言,保安硬是堵在门口没让他进去。尽管衣服不能塑造一个人,但在工作时间里,它还是可以装扮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光能干还不够,还需要让人们觉得你能干。因为很多时候的成功,其实是来源于最初人们对你的感觉。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干净、整洁、甚至是精致,这是你做人的基本尊严,因为你的客户在和你公司做生意的同时,更是在和你这个人做生意。
2.在客户面前,既不要卑躬屈膝,也不要趾高气扬,要能做到进退有度。当林君第一次应酬客户公司大领导的时候,席间过去敬酒,由于太过紧张,端酒杯的右手竟微微发抖,本来就斟得满满的白酒顺着手指长流直下,眨眼间杯里的酒只剩了一半,对方老总还以为他是在故意躲酒,弄得林君很是狼狈,幸好当时有人从旁解了围,林君当即喝了3个大杯算是自罚,这一关才算是过去。
3.要有足够的胸怀去包容你的上司领导。气度决定格局。如果你心胸狭窄,其后果是导致你的气场有限,人脉萎缩,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的活动半径一天天变小,你的格局也就这样逐步被限制进了一个狭窄象限内。相反,若宽以待人,与人和睦,你的身边就会慢慢积聚起一批值得你珍惜的追随者。
王佳是林君进入职场后遇到的第一个领导,她自身能力很强,心胸却很狭隘,在对待比她更有能力的下属时,常常带有一种畸形的危机感,这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实非常有害。不夸张地说,因为公司对她的过分倚重,在一定程度上王佳已经“绑架”了老板李悦和她的三和,使三和陷入了招不到精英、留不住人才的境地。在职场中的我们,虽无法去决定谁来当我们的上司,但却可以自己选择怎样去适应这个领导。虽然王佳对林君非常苛刻,但在后者看来,却是对自己坚韧品质的一种磨练。男人胸还的伟大,很多时候就是靠这些数不清的委屈甚至是屈辱一点点撑大的。
与那些销售精英相比,林君刚入道的这三个体会也许是很肤浅的,但正是这些工作伊始的心得,成为了他日后在职场中成长起来的基石,最终被猎头引荐至中国本土最大的国际化高科技集团公司——寰宇生物技术集团,成为了其历史上最年轻的的首席行政官。其后又像演电视剧,由林君一手主导了对伟炫生物公司,这家曾将其拒之门外的公司的兼并收购。当然,这是后话了。
林君和王佳的的关系似乎在一点点发生微妙的变化,王佳让林君每天都给她发工作日报,并从中挑出很多错误,却又连一句指导他的话也不提。之前一直联络频繁的宜昌、杭州两地造船厂的客户,现在接他电话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有好几次就在单子快成的时候,不知何故又被搅黄。每到这时,王佳从不会吝惜她肚子里装着的一切严苛的词汇,一股脑地全倒在林君身上,似乎想加重打击林君一天工作下来本已疲惫不堪的心。但在公司的全员早会上,她却对林君的工作褒扬不止,李总每次听后,总会笑咪咪地对林君说:“你的进步这么大,为什么一直出不了业绩,得赶快出业绩才行哦,公司可不养闲人啊”。
林君对这种诡异的办公室氛围开始有了警惕,他不断告诫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情,只有个人的努力和争取。王佳现在的表现,只是出于一种对她自己日后地位不稳的担忧之下所采取的主动出击。或许,这就是职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王佳面前,林君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上司的应有的尊重,对她的脾气,除了有时在曹爽面前一点点唠叨外,也尽力去包容。
林君始终没有表现出要走的意思,王佳对他的要求不经意间也提高了很多。一次,林君因为感冒晚起而迟到了半个小时,王佳在办公室里,竟直接大声训斥起他为什么不遵守工作纪律,并说这是重大工作失误,要扣除当天的工资。所有人都低着头,只有曹爽用焦急的眼光看着林君。林君似乎没有注意到王佳的存在,视周围如真空一样地来到座位旁,放下包,喝了一口水,便径直去了总经理室,把不知何谓的王佳一个人晾在了边上。
“李总,我想我要离开三和了。”这是林君敲开门,对还在抽着圣罗兰的李悦说的第一句话。李悦很惊讶,她灭掉了烟头,试图挽留眼前这个初出茅庐、在她看来潜力颇大的年轻人。“暂时没有订单,你也不用这么着急,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她见林君没有说话,补充了一句,“林君,你知道吗,我很早就看中了你,想好好培养你,今后接替王佳”。
“多谢李总厚爱,我想回老家考公务员。”林君顿了顿,缓缓说道,“我在这大半年的工作时间里,感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在公司里待,所以想试试公务员,况且离家也近。”李悦分不清楚这是实话还是托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林君是铁了心要走了,所以她没有再做挽留,电话通知财务结清了他的工资。
当晚,部门里一批进来的那几个兄弟伙给林君践行,就在林君租住小区旁边的成都小吃里。曹爽3杯二锅头下肚,在酒精的刺激下,带着眼角的湿润,转向林君,吞吐地说道:“你…决定要走,也不提前给我们兄弟伙说一下,太不够意思了……不过,走了,也好!”“林哥,你都不知道,今天上午你说要离职,王佳下午的嘴巴笑着就没合拢过,而且……”这是晚林君一个月加入的公司网管小董,他似乎欲言又止,“而且什么?”曹爽催问道。“而且我前天在替王佳修电脑时,不小心打开了一个文件夹,瞧见里面有她和你之前浙江、湖北客户的往来邮件,我好奇地打开了几封……她给你客户的承诺,如果由她来做,给的返点会比你多两成。”小董小心翼翼地看着林君,说完了这段话。
众人一听,炸开了锅,嚷嚷着要告到李悦那里去,揭露王佳的卑劣行径。
“这件事,其实我早知道了。”林君平静地摆弄着手中的酒杯,“在宜昌造船厂有我后来认识熟悉的一个哥们,他上个月来北京出差,我请他吃饭时他告诉我的。”看大家写在脸上的满满疑惑,林君继续说道,“三和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很感谢李总对我的栽培,也要感谢王佳那种咄咄逼人的性格,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磨出了我的忍耐和坚毅。我可以在知道原委的第一时间向李总揭发,但王佳是三和成立之时就跟着李总的人,而且一直都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尽管她的脾气性格,李总全都清楚也看在眼里,这也是她想逐步培养接班人代替王佳的原因。但在这个阶段,李总还不会这么做。”林君指的是目前王佳手中正在跟进的福州造船厂30台船舶发动机的大单子。
“公司没有兴趣了解你是否喜欢你的上司,它最终在乎的是你能为公司带来的实际价值”
“那你会回老家考公务员吗?”
“我想,会的,昨晚已经在网上缴费报了名,准备报考成都市发改委。”
素有“中国第一考”之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历来都是年轻人狂热追捧的对象。不考等于失去了机会,考就要面对残酷竞争。如能入围,就能从“象牙塔”一脚迈进“天堂”,转眼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种种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社会地位瞬间提高,甚至于婚姻都牢牢打上了“幸福”符号。端着国家发的“金饭碗”,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接接电话,写写报告,发发邮件,虽不“轻闲”,但比起社会上卖力“打拼一族”,那可是轻松百倍。
林君从内心深处就比较排斥那种悠闲自得的工作,没有挑战、缺乏激情和想象。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强迫自己埋头在租住的小隔间内看着《行测》和《申论》。从不吸烟的他,在这段时间里,也是每三天一包地抽着,透过尼古丁味浓郁的烟幕,林君的心似乎还没有真正安定下来。
“再有两周就要考试了,妈的,明天就得去买火车票回成都了”林君把烟头用力摁在了烟灰缸里,曾经立下的在北京打拼一番事业的辉煌誓言,看来已经破灭了。林君此时想起韩红的一首名叫《青春》的歌,他喃喃地哼着歌里他最喜欢的几句词:“有些人注定不会再见,那些曾经青涩的脸,我拿起棕榈树的叶子,放在青涩的石板前,祭奠那些流逝的青春,和曾懵懂的誓言。”然后,两行眼泪夺眶而出,顺着眼角,轻轻滑下脸庞。
吃过午饭,林君便开始打包收拾行李了。这时,电话响了,他看了下号码,是刘超师兄打来的。刘超是林君在Z大经济学院的直系师兄,后来又以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上了W大的研究生,两人的关系一直很铁,刘超也一直十分照顾这个小师弟。
“林君,在干什么呢,明天有时间吗,我们兄弟俩聚聚。”
“刘师兄,我在收拾行李,明天要赶火车回成都备考公务员了。要不今晚我们聚吧,我请你。”
“什么!你要回去考公务员?”刘超怀疑自己听错了话,于是林君把事情的原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电话那头异常安静地沉默了数十秒后,说道:“林君,其实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里,你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一匹赛马。起跑前,先充分地热身,但不要太累了,要知道,热身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灵活性、并调整好状态。开始跑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高昂的情绪,头四分之一赛程里,要紧紧跟上。接下来的四分之一赛程里,你一定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掉队。再下来的四分之一圈里,你一定要开始冲刺,竭尽自己的每一点力气,目视前方,心无旁骛,千万不要为琐事所羁绊。而你现在,连头一个四分之一里程都没跑完,就这样轻言放弃,让固守成规的体制去约束你未来一辈子,是不是有点划不来?”
刘超的一席话,驱散了多日来笼罩林君心里的迷雾。
“我本来想明天约你谈件事,要不这会先提前给你说说”刘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我现在在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实习,公司是做芯片设计的。虽说是实习,但其实已相当于全职了。我现在在这家企业的总裁办当行政助理,可毕业后我必须按照当时和学校签的协议回到贵州。办公室主任让我在走之前推荐一个人,我推荐了你。如果你现在铁了心要回去努力端那铁饭碗,就当我没说过上面的话。如果你心里还存有一点点当初给我提过的那些梦想,那你这周六就到公司去参加笔试和面试。”
挂断电话,林君从包里取出了硬座火车票,撕成两半,扔在了垃圾桶里。
天秤星座的人做事往往喜欢寻求平衡,因此性格也多为犹豫。不过有时也会坚持己见,虽然结果最后未必会成功。
(未完待续-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