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养生笔记006】
常吃花生能养生,但“胆切除者”五类人忌吃
整理/杨明文
自古以来,花生就有“长生果”的美誉。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花生不仅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经科学研究还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1、降低胆固醇
花生,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可用于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科研工作者发现,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造血功能强
花生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且花生红衣的效果比花生米本身强50倍,所以吃花生最好连红衣一块吃。
3、延缓衰老
花生中高含量的蛋白及氨基酸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它所含的VE可延缓组织老化,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4、暖胃
《本草纲目》说:“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进入秋冬渐寒季节,对付霜降时节高发的胃痛,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暖胃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甘蓝、红薯、花生等,便可以达到养胃暖胃的目的。
5、止皮肤瘙痒
冬季,是皮肤瘙痒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冬季皮肤瘙痒多半是由于气候干燥引起的。这类病患者,可采用养血润燥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花生、眉豆煲猪脚的养血功效就不错。
花生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而且香脆可口,所以受到很多人的亲睐。但是,花生虽好,并非人人宜吃。特别“胆囊切除者”等五类人应该忌吃。
1、痛风患者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种病症。痛风的人大多数都会患有高尿酸血症,高脂的饮食会让他们的尿酸减少排出,从而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患者应该少吃或者禁止食用花生。
2、胆囊切除者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3、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
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所以,此类患者应禁食花生。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5、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未完待续)
声明:
1、此文据网路资料整理;
2、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博主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