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包括哪些,其实这次新能源革命最主要的还是以电动汽车、光伏发电为主。电动汽车的产生将会是一场可以比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伟大革命。如果现在的汽车全部都是用电的话,那么中东石油国会如何?俄国又会如何?
现在铁路电气化改造后,火车都是电力机车,也许将来只有航空飞机需要石油。
中国传统汽车制造技术离发达国家差距太远,只有新能源汽车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续航能力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大多数电动汽车充电一次只能跑100多公里的情况下,驾驶电动汽车走高速路还是一个不太现实的梦想。目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在高速公路上建太阳能充电站的方案,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据德国《世界报》等媒体报道,德国太阳能技术专家理森推出的方案名叫“太阳能高速公路”,其目的就是把“高速公路变成一个太阳能发电厂”。他认为,如果给1.255万公里的德国高速公路盖上太阳能顶棚,将获得相当于德国所有发电厂16倍的电能。根据设计图,这种“太阳能高速公路”看起来就像一条蓝色的走廊。这种“太阳能高速公路”既是发电站,又是充电站。每个路段都设有自助式的充电站,司机可以轻松为自己的电动车充电。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到一个地下的电池组,并以电网格的形式储存电能,除了为电动车提供每日所需的电能,高速路还能将剩余电能输送到城市乡镇。德国还在推行“电动汽车智能联网”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无人看管的充电站系统。充电站自动识别车和车主,每月或每季度累计付款,并帮助车主智能识别最近、最快的充电站。这将大大降低充电站系统的成本,方便车主。据称,德国一家数据系统公司已经开发了一种无线充电技术,凭借该技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电磁场与汽车上安装的感应板产生电力,为电池充电。到时,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就可以自动充电。不过,每年180亿欧元的维护费用将成为太阳能高速路方案的最大障碍。
如果说把整个高速路建成太阳能电站还是个远景目标,那么,在道路旁建设分散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正在成为现实。丹麦、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在城市道路和高速路两侧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此举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又可以带动道路沿线区域发展。柏林市政府在去年4月同两大能源公司RWE和瓦滕法尔以及戴姆勒、宝马两大汽车生产商签署了协议,在柏林市区建立至少550个充电站。德国也在联合世界汽车生产商制定统一的充电插头标准。
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推广,2010年起,中国国家电网将电动汽车充电站并入智能电网统一规划,并在全国27个城市建设充电站网络,这实际上是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铺路。
普及电动汽车最大的障碍在于充电站的建设。但是,如果预见到10年之内将有上亿辆电动汽车奔跑在城市和乡村,充电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太阳能充电站的建设和营运,不正是最大的机会吗?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太阳能充电站既是充电站,也是发电站,也是储能电站,三位一体,看上去很美。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经营这三项业务,很可能是长期亏损的。太阳能充电站首先必须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的销售和服务网点,这样才能保证从开始营运就有一定的现金收入。其次,太阳能充电站必须建设咖啡店、杂货店、茶餐厅之类的服务设施,因为充电和维护的时间比加油的时间要长,客户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休闲购物。因为太阳能充电站既没有汽油和柴油的异味,也没有油库起火的恐惧,来往均是零排放的车辆,如果规划设计和管理得法,它们完全可以成为城市沙漠里的绿洲,成为农村绿洲里的宫殿,成为城乡结合的靓丽风景线。
设想中国的高速公路(甚至非高速的公路)旁建满了太阳能充电站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这便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城乡一体化,因为城市延伸到了乡村,而乡村延伸到了城市;
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低碳经济,因为太阳能充电站完全没有碳排放;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拉动内需,因为太阳能充电站的投资与消费都在国内,既不需要出口,也不需要进口;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因为太阳能充电站既是高科技,又是服务业,完全没有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能源安全,因为太阳能不需要进口(不怕禁运),不怕索马里海盗,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也不担心核辐射。
能源供应是制约中国增长和崛起的根本问题,而太阳能是地球的终极能源。与其花几百亿到塔里木建太阳能电站再花几千亿输送到万家亿户,不如花几万亿在全国各地建几百万几千万个太阳能充电站。如果全国能够比较均衡地发展,大家也就不会挤在北京上海深圳几个大城市,把楼价炒到几万一平米让亿万百姓望楼兴叹毕生戮力为一蜗居而不可得。太阳能充电站是中国人的机会,是中国人投资的机会,就业的机会,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消费水平的机会。
如果能把多晶硅提炼技术、太阳能电池技术、储能电站技术整合起来提供太阳充电站一体化解决方案,然后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民间企业和个人加盟,在全国建设太阳能充电站网络,很可能得到各方面热烈的响应。
太阳能薄膜发电值得重视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