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猛领, 山东德州市平原人,又一个被三国演义严重低估的名将,是一名被很多人遗忘的骁将,武艺不在马超赵云之下,而且更是一个大将之才。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能得冀州,鞠义有很大的功劳,为袁绍平韩馥,灭公孙居功至伟。东汉灵帝年间(公元168—189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遂为著姓,麴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因与袁绍相结,遂使袁绍领冀州牧。又击败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于邺南。界桥之战中,麴义以精兵800弓箭手大破公孙瓒5万大军,斩杀严纲,又回救被围的袁绍。兴平二年(195年),袁绍遣麴义破公孙瓒于鲍丘,杀邹丹等2万余人。相持岁余,麹义军粮尽,瓒徼破之。后来因恃功而骄恣,麴义为人刚烈、孤傲,不懂进退之节,不谙从政之道,更不会阿谀逢迎,为袁绍所杀。经典战例:界桥之战,八百“先登”兵在大将麹义(不要看不起被演义忽视的他,他在前期的表现比所谓的“河间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还抢眼,后来因为居功自傲,被袁绍杀死)率领下竟然击败公孙瓒的“万余”骑,其中还包括精锐的“白马义从”!。 曾经被袁绍寄予厚望的张郃“大戟士”面对被麹义击败的2千骑兵时,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后还是麹义来救了袁绍 。麹义先登——轻骑兵的克星。
乐进: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山东聊城市莘县人,三国曹魏猛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其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于禁: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山东泰安市人, 在与黄巾军、吕布、张绣、袁绍等作战中,履立战功。任虎威将军,又任左将军。219年,讨伐关羽于樊城,遇雨,汉水泛滥,兵败投降。陈寿:“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诸葛瑾: 三国孙吴名将, 山东临沂市沂南人,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恪: 三国孙吴名将, 山东临沂市沂南人,诸葛瑾长子,诸葛亮之侄。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之一。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
诸葛诞: 三国曹魏名将, 山东临沂市沂南人,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且不支持司马氏篡位。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更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世说新语》:“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於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臧霸: 三国曹魏名将, 山东临沂市费县人,东州扰攘不止,而臧霸等执正匡义,征暴伐虐,清定海岱,其功莫大,于是皆封列侯。臧霸因功拜为都亭侯。陈寿评曰:“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
李典: 三国曹魏猛领, 山东菏泽市巨野人,史载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智谋:能识破徐庶、诸葛亮之计。武艺:与关、张、赵交手皆可全身而退。随 张辽、乐进参加 逍遥津之战,典与辽带领800人破孙权10万。曹丕:“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当然这场仗首功应归在战斗中勇猛无匹的张辽,但同样不计前嫌出战的李典也同样功不可没。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将才却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满宠: 三国曹魏名将, 山东菏泽市巨野人,山阳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人,一说山东济宁市微山人,曾参与赤壁之战。后关羽围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劝阻了弃城而逃的计划,成功坚持到援军到来。曹丕在位期间,满宠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的对吴作战。曹叡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
孙观: 三国曹魏猛将, 山东泰安市人, 字仲台,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东汉末年泰山寇之一,后来投降曹操。随曹操征孙权,为流矢所中,仍坚持奋战,为曹操赞赏,曹操事后慰劳他说:“将军受到如此重创,却表现得更为勇猛,你不是应该为了国家而更加珍惜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不久伤重逝世。官至振威将军、青州刺史,爵吕都亭侯。
徐盛: 三国孙吴名将, 山东日照市莒县, 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善于防御的名将,进攻功不显,防御无不胜。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随周瑜参加了赤壁之战、南郡争夺战,后随孙权参加了合肥之战,随吕蒙参加了袭荆州之战,随陆逊参加了彝陵之战。吴国大大小小的战斗,徐盛多有涉及,屡立战功。后期,徐盛成为驻防吴国东侧的大将,曾献疑城之计,击退魏军。
潘璋: 三国孙吴名将, 山东聊城市冠县, 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自麦城逃走,潘璋与朱然一同率部拦截关羽,他部下的司马马忠生擒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潘璋擒获关羽,并夺取了青龙偃月刀及赤兔马,而且描写了在夷陵之战被为父报仇的关兴所杀,但实际上都是虚构的小说效果。
王基: 三国曹魏猛将, 山东烟台市招远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毋丘俭,文钦之乱,东征诸葛诞之叛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魏景元二年王基去世,追赠司空,谥号为景侯。
苏峻: 东晋名将, 山东烟台市莱州人,字子高。晋朝将领,士族,仕郡为主簿。永嘉之乱,他结垒于本县,后率所部数百家泛海南行,至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王敦叛乱前夕,苏峻先后为东晋淮陵内史和兰陵相。苏峻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统流民之帅。西晋末年,纠合流民数千家结垒自保。后率众南渡,元帝任为鹰扬将军。以破王敦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有锐卒万人。庾亮执政,解除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他于咸和三年(328年),以讨庾亮为名,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大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战败被杀。
陈宫: 东汉末著名谋士, 山东聊城市莘县人,三国中的著名谋士,初谋曹操,后谋吕布,可惜吕布不顶事。
程昱: 三国曹操谋士, 山东聊城市阳谷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是个拥有勇将精神的文官,脾气很不好,影响了大家对他的判断,但基本也不怎么上前线.主要战绩是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作为曹操根基的三城。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鏖战河北时,程昱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俱显其谋略过人。其后与刘备战,昱献策「挟亲赚徐庶」,使刘备失其羽翼。赤壁战时,程昱保持冷静,多番谏议曹操拒防火攻,又揭破黄盖粮船之伪,方免大寨遭受重创,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一役劝曹操班师,始终所见高明。其子程武复破蜀将赵云于凤鸣山,亦不失乃父之名。陈寿:“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董昭: 三国曹操谋士, 山东菏泽市定陶人,助曹操封王建制,谋取关羽,解江陵之围。陈寿:“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胡三省:“昭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
吴质: 三国文学家、谋士,山东菏泽市定陶人,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最有名的就是阴掉了曹植的谋士杨修。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为人放诞不羁,怙威肆行。
孙乾: 三国蜀汉谋士, 山东潍坊市昌乐人,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糜竺。不久便病逝。郑玄: 经学大家, 山东潍坊市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综合学派创始人,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说”,其业绩无疑是经学史上一座丰碑。
仲长统:东汉哲学家、政论家,山东济宁市微山人,他以 “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唯物主义武器,批判了两汉时期宗教神学的喧闹,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一位伟大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
华歆: 汉末魏初时名士, 山东聊城市高唐人,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三人并称一龙,皆山东人。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之一。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陈寿:“华歆清纯德素,诚一时之俊伟也。”
王粲: “建安七子”之一, 山东济宁市微山人,一说山东菏泽市巨野人,一说山东济宁市邹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王粲一生以文才而闻名天下,尤擅长辞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等是他赋中的精品。著名的《七哀诗》深刻地反映了汉末人民的离乱之苦,也反映了他对动乱、割据的憎恶。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名声最高。
徐干: “建安七子”之一, 山东潍坊市昌乐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擅长辞赋,能诗,其五言诗,妙绝当时,曹丕极为赞赏。著作今存只有散文集<中论>。
刘桢: “建安七子”之一, 山东泰安市东平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
王戎: “竹林七贤”之一, 山东临沂市人, 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期玄学家,是竹林七贤里面唯一的山东人。他年少聪敏,神采飞扬,善清谈,。
左思: 西晋著名文学家, 山东淄博市人, 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温子升:北朝魏文学家, 山东菏泽市人, 温子升是北魏代表作家之一,名列北朝“三才”。《魏书·温子升传》载,他的文笔曾被梁武帝萧衍称赞为“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流传到西域吐谷浑;更被北朝文官同僚夸为“陵颜(延之)轹谢(灵运),含任(升)吐沈(约)”,可见当时极负盛誉。
吴隐之: 东晋著名廉吏, 山东菏泽市鄄城人,吴隐之酌贪泉:遇一山泉,当地人皆说喝了此泉之水就会变得贪婪无比,故名“贪泉”。隐之对家人说:“如果压根儿没有贪污的欲望,就不会见钱眼开,说什么过了岭南就丧失了廉洁,纯属一派胡言。”说着走到泉边舀了就喝,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卞壸(kǔn):东晋政治家, 山东菏泽市人,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卞壸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卞统曾任琅邪内史,父亲卞粹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
王朗: 汉末三国重臣, 山东临沂市郯城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重臣,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之一。历史上并没有被诸葛亮骂死。
刘徽: 古典数学理论奠基者,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一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刘勰: 文学评论鼻祖, 山东日照市莒县人,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撰《文心雕龙》
管辂: 卜卦观相的祖师, 山东德州市平原人, 三国时魏术士。。《三国志·方技传》将管辂之术筮与“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相提并论
展子虔:唐画之祖, 山东滨州市阳信人, 北周末隋初画家杰出画家,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颜之推:古今家训之祖, 山东临沂市人, 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成为了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家教规范”。
王弼: 魏晋玄学理论奠基人, 山东济宁市人, 三国时代曹魏山阳郡(今山东济宁、鱼台、金乡一带)人,好谈儒道,辞才逸辩,开魏晋玄学清谈之风。对中国古典哲学影响甚远。
王叔和:西晋名医, 山东济宁市邹城人, 一说山东菏泽市巨野人,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祥: 《二十四孝》孝子, 山东临沂市人, 卧冰取鲤。魏、西晋大臣,以孝友著名。
于吉: 东汉末著名道士, 山东青岛市胶南人, 汉族,琅琊(今山东胶南)人,被普遍认为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三国志》记载为孙策所杀。张角得《太平清领书》后,晓夜攻读,终有所成,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中平元年(184年)他率领信徒起义,史称“黄巾起义”。《太平经》分上下二卷,上卷《太平要术》,下卷《太平清领道》。太平经:道教经典。又名《太平清领书》。据中国《后汉书·襄楷传》称: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
羊献容:五废六立的皇后, 山东泰安市新泰人, 西晋八王之乱中,羊献容这个皇后被5废6立,最后还做了两国帝王的皇后。羊献容命途之大起大落,起落无常,真正是政治风云的晴雨表。这在中国封建史是个典型。她是史籍记载中唯一一个被两国帝王册立为皇后的传奇女子;她是赢得四个帝王之爱、可悲可怜可叹的坚强女子——羊献容。
伏寿: 汉献帝皇后, 山东潍坊市诸城人, 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兴平二年(195年),立为皇后,伏完任执金吾,当时汉献帝14岁,伏寿15岁,两人相差1岁。建安十九年(214年)怨恨曹操诛董承,与父伏完密谋曹操,事情泄漏,曹将伏皇后禁闭冷宫逼其自缢,所生二位皇子亦被鸩杀。
左芬: 西晋女文学家, 山东淄博市人, 字兰芝,芬应作棻,我国较早的女诗人之一。少好学,善作文。为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王弥: 西晋农民起义领袖, 山东烟台市莱州人, 永兴三年(306年)参加刘伯根起义。转战青徐两州,攻杀官吏,有众数万,声势浩大。与刘曜、石勒攻破洛阳。石勒的大谋士张宾说:王公人杰,当早除之。在回师青州途中,为石勒所杀。
孙恩: 东晋农民起义领袖, 山东青岛或临沂人, 东晋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教主和起义军首领,此次起义基本上造成了东晋的灭亡,成全了刘裕。
东汉末年的山东名人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