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心理操控术


文:安秋明
 
昨天,来自“微信公开课Pro”的截屏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纷纷晒图,不亦乐乎。
 
朋友圈流行的东西就是这样,风一样火起来,风一样又消逝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你可曾想过为什么自己也心甘情愿地参与其中推波助澜吗?如果你能洞悉产品设计中的心理操控术,你就明白其实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
 
1、勾起回忆,是吸引所有人的甜蜜陷阱
 
 
国外有个词,叫“Golden Memory”,这和国人的说法其实是类似的,回忆中留下的往往是美好的东西。还有人说,人年纪越大,其实越是在靠着回忆生活。但是,柴米油盐这样的生活琐事,往往让人们淡忘了很多过去曾经认为重要的事情。于是,当有一个机会把过去的回忆勾起时,内心的冲动和分享欲就产生了。回想自己翻看小时候照片的场景,你就知道这种情感的力量有多强大。
 
 
 
2、了解自己,是屡试不爽的诱惑扳机
 
 
朋友圈里有一类题材的东西一直流行,就是各种各样的测试。性格测试、运势测试、色彩测试、星座测试、塔罗牌测试、职场前途测试,,,种种,不一而足。很多人不单喜欢自己测试,还喜欢把自己的结果晒出来。现在的测试解读往往模棱两可,当然往好的方面解读偏多。如此以来,很多人觉得“太准了”,简直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于是乎,发朋友圈,感慨一下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也就自然不过了。最近,很多大数据的东西开始流行,这其实也是了解某类人、某个人的方式。从淘宝晒历史账单,到这波的微信,其实玩的就是这个路线。有人说,人最不了解的,其实就是自己。对于很多人来说,终其一生都在了解真实的自己。因此,这样的话题不火都没天理。
 
 
 
3、炫耀心理,这是buling buling的人性
 
 
人人都爱炫耀,晒恩爱,晒成绩,晒有钱,晒有人送礼,晒健身,晒美食,晒加班,爱各种晒。区别是,有人晒的高调,晒的招人烦,有人晒的低调隐晦,往往需要回过神儿来才明白,原来哥们儿/姐们儿这是炫耀帖啊。微信这波也是如此,人们晒啥呢?我用微信用的早,说明我潮,晒!我发出的红包远大于收进来的红包,说明我仗义啊,晒!我微信上几千个好友,人脉广啊,晒!我微信运动走了几百个马拉松,多爱生活爱运动,晒!我一共收获了几千个赞,这人气杠杠的,晒!总之,有一点值得晒的,晒晒晒!!!
 
 
 
4、伟(大)光(荣)正(确),上进和表现得上进
 
很多人都是这样,也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管是否坚持到行为上,至少心理上是希望上进的。于是,很多鸡汤类的文章,就变成了标榜上进的好标签。看很多人的朋友圈,真的是满满的鸡汤,浓的化不开。通常来说,你千万不要把他/她的朋友圈和他/她的行为划等号。需要靠鸡汤来激励自己的人,通常内心是不够坚定的。很多文章之所以广为流传,就是抓住了这样的心理,一点励志小故事加上一点口号煽动,配合一个时下流行的帽子,于是又一篇热文诞生了。
 
 
当然,我们也绝不否定哪些靠干货而闻名天下的好文章。只是这个时代信息太多,让我们实在神伤!
 
我常常说,看朋友圈,初看是看产品,看文章。看多了,看深了,其实看的是人性。了解了这些人性,做产品、做市场,做管理,做任何事,就都有的放矢了。2016,祝大家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是不是超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