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过年,全世界有点年纪的人分分钟都开始倚老卖老,瞬间变身无极教主,教年轻人该怎么活。似乎只有活成他们的样子才能算人生。这些说教帝上身的长者会以各样的身份,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姿势向你兜售自己的生存哲学:“我是过来人,你听我说,你要怎样怎样,否则你会怎样怎样……”。
可是,那是你们的人生,如果我要过我的生活,你的经验又怎么会成为我的忠告?
“你要早点结婚,否则好对象都被抢光了,到时候你只能找跟你朋友的儿女一样大的对象,甚至会悲催地做一辈子单身狗……”。
这句话出自二师弟小杰的阿公之口。每次回家碰到阿公,小杰都会被迫把这段话重温一遍,就像当年阿公出入村口要背诵毛主席语录作为通行证一样。阿公今年80多了,佝偻着背,一嘴七零八落黑黄的牙,他总是噙着旱烟锅子,驮着背背着手在村里转悠,一遍又一遍向比自己年纪小的人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些孩子简直太不成器,连娶个媳妇找个对象都搞不定,不像他,两房老婆,四个儿子,六个孙子,可谓儿孙满堂。跟这些在城里打工每年回家几次的单身狗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高能成功人士了,可以著书立说传授人“生”经验了。
老家的确有这样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结了婚,生了子,人生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换句话说,作为人,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更不要说,不但有了后代,而且还活到了七八十岁的年纪,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了。因此,尽管阿公是驼背,但总是高昂着头颅,让他整个人站立时看起来像是一只黑白画面的大公鸡。
小杰很苦恼,每次都想躲着阿公走,可是,一旦过年过节回家,阿公会不请自来,找上门来训导。回家对于二师弟来说,就是一遍遍地虐狗啊。每当这个时候,他心里总是有着千百个羊驼在奔跑,踏马你以为我愿意做单身狗啊,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天黑了就吹灯睡觉的年代了好吗?两个生育功能健全的人就可以凑一起过日子了?这跟牲口有什么区别?
小杰想得很简单,他只想找一个性情相投,聊得来,轻松过日子的人,至于做多大的事业,生养多少孩子,他暂时还没有想好,这些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在单身的时候就开始计划自己的后代培养计划,是不是有些太离谱了?
但越是这样简单的想法其实越是难实现,因为社会太复杂,城市又太大,这样的两个人相遇的几率多少有些渺茫。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草率谈婚论嫁?找个人凑活一辈子他做不到,难道随便找一个试试,不行了再离?
找对象当然有个人性格和交际能力的原因,但现实的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他宁愿被那些儿女已经婚嫁生子的长辈一次次用鄙视的目光虐死,也不愿到了老的时候佝偻着背,像阿公那样,人生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完成了传宗接代光荣伟大的任务。
“他们一遍遍说着自我陶醉的至理名言,口口声声为了你好,可我总邪恶地觉得,那不过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成功和优秀。他们不会给你什么实质性的建议,临末了还会补上一刀……”。
师妹乔乔从老家回来后一脸的冷静,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乔乔相貌平平,资质平平,又没家世没背景,只能靠一个人打拼,可她又不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所以,总是在各种职业和城市之间飘来飘去,本来说自己还是挺自在的,但在长辈眼中,她就是一个十足的low逼。
什么思想啦,见识啦,价值观,心灵开放都是浮云。在家乡人眼里,人民币才是硬通货,不能用真金白银衡量的东西,哪怕是你说破天的高贵品质在他们哪儿都是屁。去年年底刚下车,乔乔就被二姨堵在了村口。
“找到好工作了吗?”
“一个月多少钱啊?”
“男朋友家有房有车吗?”
“……”
“乔乔,不是姨说你,你要听大人劝,不要那么固执,什么工作要找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要找相爱的。没钱有个屁用,男朋友再爱你,爱能当饭吃吗?你看人家珍珍,老公长得又帅,家里又有钱,出门就是小车开着。
你一个人多累啊!早点找个有钱人嫁了,只要有钱,感情可以培养嘛……”没等乔乔回答,二姨就是一顿喷,搞得乔乔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要走了,还不忘神补一刀。她笑眯眯地对着怀里的小孙女说:
“媛媛,快叫姑姑,姑姑给你大红包。大红包,红又红,乔乔姑姑是英雄……”
乔乔在原地愣了几秒,二姨看着乔乔说:“你看这大过年的,给媛媛个红包呗,你们在外面挣钱,不缺这点儿……”。
乔乔赶紧掏出干瘪的钱包,掏了一张50递了过去。心里说这不是明抢吗?可又拿她没办法,如果不给又不知道会说出什么话来。
这个小师妹我了解,生性直率,坦坦荡荡,外表坚强,内心柔软。她要求没那么多,只是想活得自我一点,这有错吗?如果每个人都活成别人的样子,那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别?
“落魄怎么了,孤单怎么了?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自己的精彩,那怕是一个人也要荣耀自己。我当然也想找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这不是它还没有来吗。在幸福还没来的时候,难道不应该静下心来准备自己?即使没有等到另一半,期待也不会落空,我会收获更好的自己,这一段岁月依然没有浪费。
如果是屈服于长辈们所谓的美满人生,想起来都是对岁月的糟蹋,是对自己的污秽,那些想起来都令人恶心的将就,会在老去的时候反胃,让自己的余生都不得安宁,一时的盲目选择可能葬送的,是一生。我的年华,我的时光不以我想要的方式去过,还不如不要活”。
三师弟小森是过年过得最爽的一个,对他来说,虽然也同为年轻人,过年却毫无压力。因为他从小就学习刻苦,是远近闻名的学霸。毕业后又进了机关单位,这简直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上班就是每天打卡,然后大家一同去一个大办公室抽烟喝茶看报纸。
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除了抽烟喝茶实在是没有更适宜的活动。以前有一个主任上班时间看毛片,一天突然停电,他存的好几百部爱情动作片就这样丢失了。那主任脸色铁青了整个一星期。简直是心疼到受了内伤,啊。再说,那东西看多了确实伤身体。
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仍然对他的工作赞不绝口。朝九晚五,旱涝保收,雷打不动,熬到老一辈不死的退了休说不定还能升个科长当当。这真是名副其实等死的节奏。
每次小森回到家乡的时候,那些长辈则是另一幅嘴脸,仿佛之前的人生经验都让狗给吃了,见了小森甚至有些点头哈腰。在他们看来,这个小伙子太成功了,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他了。相反,以后有朝一日他如果升官发财了说不定还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着沾沾光。
所以他们见了面问小森的就只有啥时候回来啊,啥时候走啊,没有对象我给你介绍啊……放佛家里来了位爷,只要他多待一会都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真是受够了他们的做派!
中国的长辈有一个神逻辑,自己的身体一塌糊涂还整日给你叨叨养生之道;自己的婚姻生活暗无天日,总时不时给你传授自己的爱情秘诀;自己家孩子教育得都能翻天,却不忘给别的家长大谈教育的精髓。
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自信,凭什么相信自己这些失败的教训总结也好过别人自己的“自行探索”,凭什么相信搞坏自己的规则却有造福别人启迪后代的回天之力。
很多晚辈迫于压力,盲从于长辈的谆谆教诲,变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再自以为是地把这些“成功的法则”传承下去。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小孩就应该听大人的话,晚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教导。只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些法则是从哪儿来的,这些长辈都是怎样的长辈。
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按照自己的内心活着,而去像一个木偶一样听从摆布?如果人类一代代都活出同一个样子,要后代还有什么意义?
So,我们为什么不活得离经叛道一点?否则多可惜,辜负了这独一无二“晒人生”的机会。
附赠:春!节!防!身!术!
请叫我雷锋同志。
拿去苦练,不谢!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