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将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2016年中国经济将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2016年注定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已有经济学家在年初提出,过去十多年那种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经济中低速增长将会成为“新常态”。所以大家应调整心态,准备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而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之前几十年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1、邓小平同志在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打开了过去的禁锢,重新走向了世界。2、中国在本世纪初加入了WTO,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1/3,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低估。3、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使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引擎。

但是,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唯独美国经济成为复苏的亮点,所以整个世界贸易在收缩,而作为中国外贸也只能跟着收缩。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正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所以当第二产业出现衰退,第三产业又一时又没能担起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所以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此外,鉴于前几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使得现在去库存成为棘手问题,至少在中期内国内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提振作用难起多大帮助。

对此,去年末的中国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便传递出来一个消息,那就是中央政府提出要完成五大任务:去产能、化库存、降杠杆、压成本、补短板。显然,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调整之年。事实上,这五大任务也就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第一是“去产能”。“去产能”这个问题早在2004年就被高层所关注,但喊对钢铁、水泥、煤炭这些行业喊了多年,就是去不掉。这一方面,是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过剩产能问题矛盾并不突出,被人为的掩盖起来。

另一方面,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国企数量最多,一旦真要去除过多产能不仅会影响到地方GDP的增长,而且还会出现大量的工人下岗的就业问题。所以“去产能”喊了多年不仅过剩产能没去掉,而且在2009年的4万亿投资和10万亿天量信贷过后,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而笔者认为,去产能化并非盲目将产能过剩的企业兼并了事,而是政府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其一,政府搭桥将过剩的产能输出去,比如由我国带头成立的亚投行、一带一路,就是将国内过剩产能输到海外。其二,产能过剩行业生产的是“低端制造业”,如果向产品转型成“高端产品”那么附加值就会提升,比如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但是在高端钢铁领域却还要大量进口,这种现象极不正常。其三,产能过剩企业可以向下游更高附加值产品转化,比如煤炭企业可以向下游的产业转型,这样也可以找到一线生机。

第二是“化库存”。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结构性衰退期,就是部分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持续繁荣,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面临“化解库存”的棘手问题。而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农民工进城的步伐,希望农民工将多余的库存消化掉。

笔者认为,由于国内房地产持续繁荣了十多年,外围炒房资金已改变了全面开花的策略,而是采取将资金重点集中在一线城市来抄作。所以,2016年我们要化解商品房“高库存”必须要做好三点:

其一,商品房既然产能过剩,那何不将其转化为棚户区改造的配套房源呢?同时大量过剩房源还可以当做廉租房、保障房来使用。其二,一线城市房价泡沫越吹越大,投机氛围甚浓,所以政府部门应该控制住投机性需求,鼓励自住型需求者购房。其三,政府、开发商应同时让利于民,在房产购置上减税让利,而在房产保有环节开征房产税。

第三是“去杠杆”,去杠杆并非是要将M2降下来,M2降下来非除央行采取货币大规模收缩政策。在这里所说的“去杠杆”不仅是在股市、楼市上投资去杠杆,而且还要把企业的三角债清理干净。所以,我要提醒广大企业家,你不要让你的现金流断掉,投资一定要谨慎,在“去杠杆”的环境中生存,“现金为王”乃生存之法则也。

第四是“降成本”。要想降低广大中小企业成本无非有二:一是通过银行降息,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下来,但是今年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根本没有降低多少。现在中央政府已经看到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好处,所以急着要在明天3月份推进注册制改革,同时很多诸如新三板等融资渠道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另一个是减税降费。预计今年会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特别是营改增试点行业将扩围。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来要在我们的传统领域进行减税,甚至要减增值税,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尽管具体的政策没有出来,但是方向已经确定。事实上,我国的税收主要是包含在商品中的间接税为主,而西方国家的间接税率较低,这使得中国企业的税赋压力过重,向来有“不逃税是等死,逃税是找死”的说法。当然,减税降费对地方政府而言,会剥弱其偿债能力。

第五个就是“补短板”。而在供给侧方面发力,就是补我国消费的短板。随着这些年,我国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消费能力也得到了空前提升。但是我国居民还是喜欢到海外去购物,这说明中国居民需要品质供给。还有,中央政府需打破行业垄断,挖掘出医疗、交通、教育、通讯等领域的潜在的供给。当然需好也要要像苹果造iPad那样提供创造性供给。总之,只要在供给侧发力,需求消费自然就会启动起来了。

2016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既是转型期的困难一年,又是充满改革之年。面对挑战,中国该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速平稳的情况下,同时将金融风险牢牢控制在最低限度,这就需要决策层拿出更大的智慧。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短当扩大财政赤字。这说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为保证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将会加大投资力度,只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继续恶化。

财经专家 张平 粉丝见面会及2016投资交流会

   1、先注册(注册就送2万元体验金),再投资”理财范“,该司刚融资2.1亿,100元投资起步,给您12%年化稳定收益

  2、购买交易所发行的企业债获得稳健收益,20万元起步,投资期限1年,回报率9.5%。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外贸严峻超预期 中国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