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禅风迎国庆
十八罗汉 高济民作 蔡律摄
重庆市现代禅画院2009年6月27日在重庆华岩寺创立,迄今有7个年头,由著名禅道人物画家、重庆出版社高级编审高济民任院长,重庆市石文化艺术创作协会会长温学礼任理事长。禅画院聘请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重庆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杨必位,中国将军书画院理事方慰三少将为顾问,邹昌义,吕效书,张光莹,毛锡雄,曽令富,蒋维青,呂彭祥,何意富,吴希平、朱晴方为副院长。特邀书画家:于湘华,杨涪林,卢德龙,李耀国等。禅画院汇聚重庆市一批优秀书画家,杨秋福,梁亚力、唐虎泉、郑象贤,程琼玖,程崇梁,王戈英、赖姝蓉,钱昆、梅多,龙碧珍、钟颖、叶能学、田雨、高翔麟、任一、芮志湘,杜秀美等等。
方慰三,号雪域将军。曾任西藏军区、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陆军少将军衔,现为中国将军书画院理事。程琼玖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中国书画名家理事会副理事长。西藏风情 程琼玖绘画 方慰三书法 蔡律摄
程琼玖擅长山水创作,山水看写意,细腻优雅,随意流畅中不失端庄,灵动流逸中富有情感,隽永俊秀中饱含韵味,格局大气磅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西藏风情 程琼玖绘画 方慰三书法 蔡律摄
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和特征在于:禅画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这是本土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禅画境界之一。“禅画”绘的不在于形象,而在于背后的“道理”。
邹昌义是一位有思想性、有艺术性、有创造性、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的当代艺术家。他的版画专情于风景,长于在空灵剔透的潇洒刀法中,以点线面的抽象构成和形式节奏的意趣取胜。通过笔墨的变化来表现酣畅、淋漓、磅礴、迷蒙、浑融的艺术效果,以亲自体验各种乐趣。邹昌义的国画十分注意墨色的变化,注意笔墨、水、纸相互作用幻化的复杂效果。他的墨色明丽洁净,有着微妙而丰富的偶然中产生的肌理效果。梅花一直是邹昌义先生常画题材,他对梅花有一种敬畏之情。梅花象征坚忍不拔、百折不饶、不畏严寒,具有高风亮节的风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春讯 邹昌义作 蔡律摄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邹昌义作 蔡律摄
道在平常、度化众生。禅画的目的,在于激发修道的功能,使之超凡入圣。“平常心是道”。禅者不离人生,贴近生活,注重本色,崇尚自然。画家追求的是机缘和合,本心自露。艺术家也同禅者一样,画家所从事的事业,原本就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无目的而又合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妙哉安步于神闲气定之境,挥毫于有意无意之间。
花卉 蔡律摄于重庆禅画院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是一种思想、理念,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禅,其实就是提倡心灵的完全自由,不为形束,不受物拘。禅的证悟,完全是一种超时空的心灵感受。禅是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以思想生起变化,发动意念起作用;也就是运用思想、发挥智慧的一种外静内动的行为。”把禅的意境和智慧通过丹青妙笔出神入化地演绎出来,著名画家高济民的禅画独树一帜。
郑象贤早年习油画,攻书法,后专研中国花鸟画。师法大师齐白石,师从著名禅画家高济民,从传统与自然衔接的契机中觅得一缕奥秘,脱颖而出。郑象贤的国画则以传统写意见长,讲究画面的清新雅致,意境幽静,画风清新,墨韵自然,自成一格。荷莲 郑象贤作 蔡律摄
高济民先生的佛道人物画,总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它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是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他的画佛香满纸,禅趣盎然。人物造型古拙,然而圆融耐看、色墨挥洒随意,但却自有规矩方圆。离行得似,妙在意象,给一以独特的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脱尽了宗教的神秘气息,代之以贴近生活的禅机理趣。他的佛禅画,就其实质是善的,是贴近生活的。只不过它是以“出世”的表象来探求“入世”的坦途和理想境界,是对真、善、美的一种异道追求。
王戈英国画专精于写意花鸟画,笔下的花鸟似真似现,得古典国画的传承之志,又兼及现代的写实主义技法,画中的花鸟既蕴含了中国古典之韵美,又注重其生命的张力与细节,栩栩如生,好不惹人怜惜。怜惜其画之古朴质雅,怜惜其画中之生命绽放的娇弱与璀璨。其的国画之中,花香扑鼻之气芬芳,鸟鸣婉转之声空冥,浑然天成,随性质朴,和谐于自然派生的瑰丽馈赠。锦上添花 王戈英作
高济民先生受九华山惟和法师开示,始有画罗汉的智慧,作画如佛说法,由心而出,也许是出于对佛法禅道的特殊感悟,所以当他读到佛经禅典之后,倍感录切,寻味无穷。冥冥之中,不觉灵台浚发,豁然有悟,将禅理融于画理之中,立志要画出他心中的罗汉。在修炼过程中,贯休、梁楷对他影响甚大。
江南烟雨 蔡律摄于重庆禅画院
高济民笔下的十八罗汉群像,自成一体,泼墨写之。其特点在于,抒发“禅趣”,妙寓“禅机”。高济民先生习惯于夜间作画,每当在万籁无声之时,他便独居于一室之中,真可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当真意不招自来之时,便落墨于一瞬之间。看去笔飞墨舞,一气呵成,但分明又是漫不经心,,信笔点染。就在他飞动飘逸的线条、虚灵洒脱的、墨团和浓淡相间的色块之中,似真似幻的诸般形象便跃然纸上,脱颖而出。
映日斜阳照碧池 邹昌义作 蔡律摄
张光莹先生虎画具有极为鲜明的个人风格, 笔墨功力深厚,对虎的结构奇准,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虎画作品。其虎作依据骨肉相连,骨为主的规律,采用勾染结合,肉中见骨的画法,既表现出虎在力度上的雄美,又渲染出虎啸于群山峻岭的风姿,达到了虽丰肌而不臃肿,膘满更显骨力的艺术效果。虎 张光莹作 蔡律摄
有评论指出,当代画家高济民先生,致力于罗汉画的创作,倘与贯休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这就是他画罗汉虽如贯休似的夸张扭曲,却无变幻诡相之态;他笔下的十八罗汉群像,自成一体,泼墨写之。其特点在于,抒发“禅趣”,妙寓“禅机”。高济民先生习惯于夜间作画,每当在万籁无声之时,他便独居于一室之中,真可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当真意不招自来之时,便落墨于一瞬之间。看去笔飞墨舞,一气呵成,但分明又是漫不经心,信笔点染。就在他飞动飘逸的线条、虚灵洒脱的、墨团和浓淡相间的色块之中,似真似幻的诸般形象便跃然纸上,脱颖而出。
著名画家杨必位从艺漫语《画眼春秋》丛书(上下册)近日出版发行。 蔡律摄
著名画家杨必位在重庆禅画院举办的翰墨禅风重庆书画名家迎国庆活动。 蔡律摄
著名画家、重庆禅画院院长高济民举办翰墨禅风重庆书画名家迎国庆活动。蔡律摄
好酒图 高济民作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这是本土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禅画境界之一。禅画在中国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自唐代王维从真正意义上首开禅画先河之后,影响了一批像贯休这样的禅画大家。到了宋代,禅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的简远笔墨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
著名画家张光莹在禅画院。 蔡律摄
著名画家杨必位从艺漫语《画眼春秋》丛书(上下册)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该书封面题字,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原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为该书扉页题字。荣宝斋特聘专家马新林在该书的序文中写到:必位之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砚边心语”写议,下篇为“践履琐记”谈行。全篇以人性品质与审美境界乃艺术追求的“极端之美”这一观念贯穿。他用“散板”“漫步”的方式将考、议、述、评与游、观、觉、悟的感受相结合,在对传统审美思想、审美现状与审美追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个人的绘画心得与文化感受,延伸出了独到的艺术触角,我们不能不被他的直抒胸臆、情思倾注所感染。
郑象贤,程琼玖,赖姝蓉,梅多等女画家出席翰墨禅风重庆书画名家迎国庆活动。蔡律摄
重庆著名女画家程琼玖、王戈英出席翰墨禅风重庆书画名家迎国庆活动。蔡律摄
杨必位是一个人格特征极为鲜明的学者型画家,他在“哑楼”中一默如雷,笔倾千秋烟波、胸怀万里风云。画自然,更画学问。杨必位说:“部分画家因受地域文化的局限而缺乏向外部世界及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借鉴的条件,视觉经验未能得到充分的拓展,画家的胸襟及创作思路未能产生质的超越,而过多地回味笔墨的精妙性则成为制约画家个性化创造力发挥的包袱。由于未能从前人所创造的语境中走出来,又缺少与现代相锲合的艺术表达语汇,致使中国山水画少了几分与世界艺术相交、相聚的机会。”杨必位走的是继承创新、多元创新、开放创新的创作思路。他希望自己能在沉寂执著的艺术耕耘中去寻找一种更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真诚感受,来发掘中国绘画更强大的内在力量和外延能力。
重庆著名女画家郑象贤、龙碧珍在禅画院。蔡律摄
重庆著名女画家赖姝蓉在绘画。蔡律摄
重庆市石文化艺术创作协会会长、禅画院理事长温学礼 蔡律摄
华岩寺 蔡律摄
画家吴冠中认为杨必位站在“中西之间、古今之间”;武辉夏说,杨必位在“山水画创作的探求中,做到与生活相应、与时代合拍、与自然共鸣。中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他始终坚而持之,又将中国文化的内蕴与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强调文化、强调人格、强调精神,他一改过去丘陵田园小桥流水的甜润风格,代之以巨制宏幅的峻山雄川,取正、取大、取实、取密、取雄强、取磅礴,从而让自己的作品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正大气象。”
国庆佳节向重庆优秀书画艺术家致敬!
蔡律 2016年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