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与预防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李国芳律师,根据中央“两学一做”和国家“七五”普法要求,做本次题为《法律与责任》的讲座,希望能对大家学法知法守法维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先讲一个故事,某校A生因为口角恼羞成怒,突然把同学B推出走廊摔伤,那么大家会问,A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

如果是轻伤以下,那么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即是一要赔偿B的医药费等损失,二要被公安部门警告、行政拘留或罚款,以及受到学校处分;

如果是轻伤及以上,那么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即是一要赔偿B的医药费等损失,二要被刑事拘留、逮捕以至于判处罚金、判刑(通俗讲就是坐牢),三要受到学校处分,可能被学校开除(年满十八周岁)。

那么,这些法律责任,会对A个人、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呢?怎样才能避免产生并承担这些法律责任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法律责任与预防。

    一、什么是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源于违法(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广义上讲也属违法行为),或者违约。

法律责任,小而言之,事关个人前程和家庭幸福;大而言之,涉及学校安定、社会和谐、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在讲解法律责任与预防之前,讲讲这些,一是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要站在少年强中国强、个人梦中国梦的高度,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知法守法,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进一步强化大家的法律责任观念,要想不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记录,就必须诚实守信,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为和谐中国作出贡献。

为此,大家必须树立这个观念:学成,是为国家做贡献;守法,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

二、法律责任与个人前程

 

三、法律责任与家庭幸福

 

四、法律责任与学校安定

 

五、法律责任与社会和谐

 

六、法律责任与民族振兴

 

七、法律责任与国家富强

 

八、法律责任类别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其中,公民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的种类如下: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或契约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因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行政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分,一般是对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违纪作出的处分,分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广义上讲,学校对学生的处分,也可属行政处分范畴)、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九、法律责任与年龄

法律责任年龄,就是可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年龄,或者说是具有相应法律能力的年龄,分3类。

1刑事责任年龄

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人,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但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3)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2
、民事责任年龄:

1)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效力,一切民事活动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负责。

2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3)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取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行政责任年龄:

1)不满14周岁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另外,这里介绍三类常见年龄限制,提请大家注意:

1)道路交通年龄限制:

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驾驭畜力车必须年满16周岁;

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

2劳动年龄限制:

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部门外,均不能使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
结婚年龄限制:

《婚姻法》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少数民族地区可适当放宽。

十、法律责任与一般预防

1.规划个人梦,汇聚到中国梦。

2.明确学习目的,专心致志读书。

3.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常用法律知识。

方式上:一是业余时间阅读、二是法律课上学习

内容上:包括但不限于治安处罚法、交通安全法、刑法(主要是侵犯人身、财产及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民法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的是,广义的法,还包括党的纪律、团的纪律,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作为党员、团员,必须同时遵守党的纪律、团的纪律;作为在校生,必须同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努力养成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校内,主要是遵守课堂纪律,遵从教学规程,服从老师安排。不你追我赶,不你推我搡,不私自离校,等等。

校外,主要是不私自远行,不乱交朋友,不违反交通法规,等等。

总之,校内校外,都要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遵纪守法,比如不打架骂娘、不抽烟喝酒、不偷不抢、不谈情说爱、不乱编别人外号、不指别人生理缺陷、不说别人坏话、不传播道听途说、不点火决堤、不破坏公私财物、不沉迷网络或游戏、不看黄色书籍和视频,等等。

5.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校外遇到危险,善于报警。

校内遇到潜在危险或侵害,及时报告或报警。

6.青少年要重点预防以下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猥亵他人,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

追逐、拦截他人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结伙斗殴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

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

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

偷开他人机动车

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水利防汛工程设施或者水文监测、测量、气象测报、环境监测、地质监测、地震监测等公共设施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或者驱使动物伤害他人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

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 

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强行进入场内;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

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

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

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