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生态、文化优势促进承德养老服务业发展


发挥区位、生态、文化优势  促进承德养老服务业发展
                 胡占华
我国本世纪初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是事关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承德具有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区位、生态、文化优势,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一、 我国老龄化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以山东为例,2014年企业退休职工平均退休金每月只有2300余元,还有大量没有退休金的农民和城市无固定职业者。经济发展压力增强给增加已退休人员工资和补充社会养老金增加难度。2014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0.1%,到201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亿。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6782
100.0
  其中:城镇
74916
54.77
    乡村
61866
45.23
  其中:男性
70079
51.2
    女性
66703
48.8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23957
17.5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91583
67.0
    60周岁及以上
21242
15.5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13755
10.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是每千名老人30张床位,目前2亿老人应该有600万张床位。养老服务业涵盖养老场所、养老群体饮食服饰、旅游休闲娱乐、养老群体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群体器材器械车辆等,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巨大。
二、承德市养老服务业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经建立各类养老服务机构93所,养老床位数达到16786张,在农村建设互助幸福院1709个,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0个,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9张,到2015年底,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承德市对接京津加快推进养老产业,成立了首家养老产业联合会,为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组成考察组赴北京市参观考察,专门赴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北京市民政局考察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方面的管理运营模式,就京承两地合作共建休闲养老基地、跨地区开展购买养老服务试点等项目进行沟通。谋划编制相关规划,编制了《承德市休闲养老产业宣传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汇编》、《承德市养老机构指南》,详细介绍了承德市发展养老产业的自身优势、自然条件、社会基础、优惠政策及重大谋划项目。编制《承德市休闲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的休闲养老资源,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对休闲养老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分类实施。积极与民政部、北京市民政局等部委厅局联系,争取养老政策上的合作;积极与养老企业对接,争取合作共建养老产业基地;与社会组织合作,力争“承德市休闲养老产业基地”挂牌成功。全面推进社会福利院建设。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外延伸,接收社会老人养老,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示范作用;完成省级综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的选址、建设工作;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打破传统建设模式,由过去的全覆盖建设改为集中重点建设。
三、养老服务业类型
养老服务业从养老场所方面看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不同之处在于,居家养老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同时吸收社区服务的优势。十三五规划提出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产业要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半公共产品、市场产品的特点,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提供有效高质量养老产品供给服务,养老要与医疗保险机构有效衔接和即时结算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包括养老场所建设,还涵盖养老群体饮食服饰、旅游休闲娱乐、养老群体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群体器材器械车辆等业态,因此承德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
四、 承德市区位、生态、文化优势有利于发展养老服务业
(一) 、承德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优势
1、承德市区位优势独特,毗邻京津发达地区,外接东北内蒙古寒冷地区,高铁贯通后,高铁高速四通八达,加上区位气候优势,经济消费价格比较优势等,是适合发展养老康养服务业的风水宝地。目前全市医疗行业与京津对接也为养老服务业发展解决了老年群体医疗的后顾之忧。承德要沿着高铁线和高速公路线去宣传我们的养老服务业的区位优势,并在高铁和高速公路沿线竖起“养老养生胜地—承德”这面旗帜。
2、 承德市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和老年人休养享受晚年生活,要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文章。
3、 承德市历史上就是皇家避暑胜地,具有养老文化的深厚底蕴,是皇家养老养生的风水宝地。在这里老年群体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品味历史文化和享受良好生态环境中安享老年生活。
(二) 、承德市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几点建议
1、   承德市养老服务业要在满足服务本市基础上面向京津发展高端养老服务业;面向南方发展避暑养老服务业;面向东北内蒙古发展避寒养老服务业。充分考虑经济性和市场可接受性,发展基于市场化的面向外地老年群体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对接京津发展养老服务业,利用毗邻优势和医疗一体化趋势促进医疗康养、保险领域消费服务结算一体化、即时化,方便老年群体和家属,促进市场快速形成。
对接南方发展避暑养老服务业,要像三亚、北海宣传避寒那样向南方宣传我们的避暑三优势,即区位、生态、文化优势。
对接东北内蒙古发展避寒养老服务业,突出宣传我们的饮食习惯接近东北内蒙古、消费水平接近东北内蒙古、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 依托承德职业护理学院发展基于老龄化护理养老服务的职业人才队伍,打造面向全国的承德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品牌;依托承德特色食品果品和互联网发展打造养老养生食品果品饮品品牌;发展基于老龄化服务的康养设备装备。
3、 应对421人口结构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业”即 “护联网”体系,促进老龄化服务互联网化,促进“护联网”在养老服务业的呼叫餐饮服务业务、卫生洗漱服务业务、陪护服务业务、医疗服务业务、外出休闲旅游陪护业务、亲情可视对讲服务业务、亲情可视监护服务业务等方面经济方便实用。
4、 在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同时,注意加强整合养老、食品果品饮品基地建设、医疗保健服务、休闲健身娱乐服务和会计即时结算配套服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