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中国新一轮政改定然是强国惠民的


文/罗竖一

    由于众所周知或外界难以知晓的一些原因,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政改基本就停滞不前了。在有的层面,政改还出现了倒退;而且,在某个时段内,政改一词都被敏感了。不过,多年来呼唤政改的声音一直不断。

  既然如此,那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会开启中国新一轮政改吗?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给出了“标准答案”,那就是:“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对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有体会,而且看得更加长远、更加清楚,所以在其主导下,中国新一轮政改启航了。譬如,前不久开始的共青团中央改革,就是再揭中国政改大幕

  据2016年11月15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道, 11月7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一条重磅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三个试点地区将设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监察委员会,这一全新的机构,将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试点方案》明确,监察体制改革,先行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地进行试点,探索实践。

  实际上,2016年10月27日闭幕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已经直言道:“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中国官方将“监察机关”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并列,即“一府一委两院”,并且明确监察委员会由人大产生,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如今,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地先行试点,其正是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有关国家监察制度的政改精神。也就是说,设立监察委员会是中国新一轮政改又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不可否认,在亿万羲黄子孙为之拍手叫好的同时,海内外也出现了不少“杂音”。有的甚至声称,中国的改革早已失败,包括监察体制在内的任何政改都解决不了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就一定角度来说,出现此类“杂音”可以理解。然也说明中国新一轮政改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困难重重、阻力很大。但是,综合各种新闻报道和其它信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导的这轮监察体系顶层设计,较之以往的更合理、更科学。换言之,此次的监察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是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甚至,医院和学校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会纳入该监察体系。

  诚然,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但是,无数事实雄辩地表明,这四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掉各种祸国殃民的“老虎”,敢于向一切非法利益集团开炮,敢于直面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任何问题,甚至敢于直言:“对政治隐患就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从内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不能投鼠忌器,王顾左右而言他,采取鸵鸟政策,这个必须说清楚。”

  就一定层面而言,十八大之后的这四年,既是中国反腐成果空前的四年,也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四年,又是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得以提升的四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而惠民的四年,还是启动中国新一轮政改的四年。

  不容置疑,当下中国很多方面的矛盾很大。有些层面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其中不少矛盾都是跟某些政治体系密不可分的。或者说,很多矛盾都是源自于体制性的。换言之,目前中国的很多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等问题,都是由一些严重滞后的政治体系造成的。

  这,事实上正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中国新一轮政改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就像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在2016年11月15日于《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所指,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条件下,正处在国内改革全面深化、发展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党内“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现实地摆在面前,治国理政担子之重、难度之大超乎想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写入全会文件,确立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及时的必要的,符合党、国家、军队、人民根本利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换而言之,正如笔者在2016年2月2日所发表的时评文章所讲,确立习近平的核心地位是时代要求。

  而且,栗战书讲得非常好:“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在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定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一定要有一个‘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总书记作为核心,这样才能凝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各位成员的智慧,凝聚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凝聚全党的智慧。全党都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中央就有权威,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在此背景下,中国上上下下必定会形成空前的合力。如此一来,中国诸多更好的政改顶层设计,定能一一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中国新一轮政改定然是强国惠民的。当然,未来在某些具体环节或层面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但是,已经就政改达成高度共识的中央最高层,最终一定会给亿万羲黄子孙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文/罗竖一)

 

      (罗竖一,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中国著名评论家、独立学者、资深媒体人、调查记者、专栏作家,“中国好写手”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