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人民服务之心总在服务区


让“为人民服务”之心总在“服务区”
——浅谈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胡占华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和中国各级政府有效执政的理论溯源。让“为人民服务”之心总在“服务区”是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两学一做”活动,落实到老百姓那里就是让老百姓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之心总在“服务区”。
第一、 把“为人民服务”当成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部分持久的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教育。让“为人民服务”之心总在“服务区”在线状态而不是不在服务区和占线状态。
第二、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征和公务员群体应具备的素质。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法治、党的建设、国防、外交、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如下特征:
1、顶层设计
2、制度安排
3、科学系统化管理
4、程序化工作
5、法制化环境
6、人性化服务
7、学习型组织
8、创新型团队
具备这些特征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具备了现代化所需要的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效能化、协调系统化。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为人民服务。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官员与企业的关系是“亲”、“清”的政企关系,官员与市场主体的关系是精确精准的市场监管。政府与法制关系是权由法授,官员与法制关系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通过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完善和运作,使制度理性、多元共治、公平正义、协商民主等理念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并引起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组织方式、行为方式等的深刻变化,进而实现由传统国家管理向现代国家治理转变的过程。
二、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如下特征:
1、 治理制度化。
2、  治理民主化。
3、 治理法治化。
4、 治理高效化。
5、 治理协调化。
6、 治理文明人性化。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1、 系统的公共管理知识和常识性办公工作技能。
2、 工作领域的法律法规常识。
3、 工作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
4、  时间管理能力和应急、例外管理能力。
5、 业务领域文案能力。
6、 常识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科技、生态、党建、国防、外交等方面知识。
7、 其它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四、公务员群体承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实现路径。
1、入职前知识结构和能力选拔性考核考察。
2、入职后知识结构和能力培训、培养。
3、建立学习型组织和职业培训规划。
4、发挥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
5、注重岗位、职责的实际工作历练。
6、注重交流学习和经验总结。
 
 
第三、 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办事窗口示范作用、网络服务平台效能便捷作用和在线服务人性暖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