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策略之“抛砖引玉”法的反思


 抛砖引玉,顾名思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意思是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

  抛砖引玉的策略,在经商中成功案例颇多。如唐代崇贤人窦公善于经营家业,积钱盈室。他经营家业的方法只有四个字:抛砖引玉。

  窦公在京城有一块空地,与大宦官的地相邻。许多人想出钱买这块空地,而大宦官也想得到它。窦公于是把这块值五六十万文铜钱的空地拱手送给大宦官,连一个钱字都没提。对此大宦官领情不尽。

  不久,窦公说自己打算去江淮,希望大宦官给神策军护军(由宦官担任)写几封信。大宦官当然很乐意替他写信。窦公借这几封信招摇撞骗,总共获得三百万钱,一下子翻了六倍。从此,他的家业开始殷实富裕起来。

  后来,窦公在市郊买了一块积满水的洼地。他让女佣人带着蒸饼来到洼地对当地玩耍的孩子说:“哪个孩子如果扔砖瓦片击中洼地的一个目标,就可以得到一个蒸饼。孩子们争相往洼地里扔砖瓦片,没过多久这块洼地就差不多填平了。接着,窦公又用土铺垫一番,在上面盖起了客店,专留过往的波斯商人住宿,每天获利一千钱。

  在这里,窦公先吃小亏后占大便宜。如果他舍不得把值五六百缗的空地白白送给大宦官,就无从得到三千缗的钱。若他不先舍得一些蒸饼,就不能轻松地填满洼地,盖起客店。

  抛砖引玉也广泛运用在招投标文件中。在招投标中,招标单位都有要求投标企业要提供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投标人基本情况表、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最近一期纳税证明复印件、最近一期社会保障资金缴纳凭证复印件、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或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近三年承接的同类业务营业额或同类业绩情况,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的声明书,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且上述这些条件绝大多数都是带“*”号条款,只要不满足“*”号条款中的任何一项都是直接作为废标处理。因此,作为中、小、微企业,在最近一期纳税证明复印件、最近一期社会保障资金缴纳凭证复印件、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或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近三年承接的同类业务营业额或同类业绩情况这些方面肯定跟大型、特大型企业比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专门有向中、小、微型企业倾斜的招标项目,让中、小、微型企业按总报价的6%的减价竞标优惠,同时很多招标项目尤其是很多地方上的采购招标项目都是采取最低价中标的办法。因此,中、小、微型企业可以在价格上做文章,利用价格这块“砖”,成功获得中标这块“玉”。而中、小、微型企业通过不断中标以增加企业知名度,让企业做大做强。这就为什么会有企业以1元的报价获取中标项目。

  抛砖引玉的策略适用于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去投标相应的项目。(文/黄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