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环保专家指出,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空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大陆平均3.3至5倍,已远超大气环境容量,但散煤、船舶、扬尘仍未纳入污染源监测范围。
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研究员周扬胜12日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举办的“治霾与控煤”研讨会上说,京津冀细悬浮微粒(PM2.5)年均浓度虽持续下降,仍是大陆空污最严重的地区。
周扬胜说,根据2015年监测数据,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高出全大陆平均值35%;在中国官方监测的74个城市中,PM2.5浓度最高的10个城市有8个在京津冀,地区空污指数是全中国大陆平均近2倍。
但他说,京津冀实际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大陆平均3.3至5倍,排放量已严重超过大气环境容量。 为何两者有出入?周扬胜表示,这是因为中国环境保护部没有统计散煤、船舶、扬尘3大污染源,这3类污染物在京津冀的排放量比大陆其他地区高很多。 他指出,京津冀农村地区冬季取暖用煤每年约需4000万至5000万吨,未精确统计;环渤海8个港的港口作业和船只污染迄今没有具体统计,不容忽视;北方地面扬尘问题也较为显著。 周扬胜说,“不管统计污染源多或少,环境污染数据应该是真实的。而PM2.5下降感觉不明显,确实是下降得不多,很难感受出来。” 评论:中国一些政策是鼓励污染 作者:刘植荣 环保部2014年6月4日发布《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74个重点城市,执行新空气质量标准的,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温室效应不断升温、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渐匮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检视一下我们出台的一些新能源政策。 目前,欧美各国已逐步减少或放弃对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两个产业的扶持,因为这两个行业不但成本高、效率低,也是高污染产业。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但我们生产的光伏电池大部分出口到欧美国家,只有24%的光伏电池留在国内发电。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发布的《全球太阳能光电板展望2013-2017》,2012年,中国的光伏电池发电装机容量仅为8300兆瓦,而德国为32411兆瓦,意大利为16361兆瓦。数据说明,我们发展新能源,是把污染留给自己,让外国人享受洁净能源。 晶体硅光伏电池的生产属于高耗能、重污染产业。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和应用物理教授史蒂芬?马尔多纳多说,晶体硅是在超过 1093摄氏度高温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高能耗化学反应获得,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认为,功率为1千瓦的太阳能电池约需10公斤的多晶硅,生产10公斤多晶硅耗电5800-6000千瓦时,耗电量十分巨大。即使光伏电池能够稳定使用20年,其发电成本也是煤电的11-18倍。曾是中国首富的现已破产的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前董事长施正荣也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不是适合制造多晶硅的国家,因为电费太贵,生产多晶硅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光伏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还排放很多有毒物质。《华盛顿邮报》2008年3月9日报道称,四氯化硅为制造多晶硅时产生的副产品,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该种物质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昂贵,多数中国太阳能企业均未装设或完全安装相关的回收设备。 中国政府目前仍继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2013年8月30日,中国公布大型电站上网电价及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其中大型电站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和1元的电价标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并明确了电价补贴期限为20年。这样的补贴力度让投资收益率能维持在10%以上水平,简直成了天上掉下的馅饼,进入光伏领域的企业开始“井喷”,已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光伏项目达到130吉瓦,比国家新拟定的到2015年装机达35吉瓦的“十二五”目标还多出3倍。笔者不仅要问,这笔巨大的补贴款谁来买单? 政府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其实就是鼓励污染。高耗能也属于重污染,因为中国的电力近八成是煤电,生产光伏电池多,就意味着燃烧的煤炭多,排放的污染多。 其实,从目前的科技水平看,很多目前被炒作的新能源根本就不具备市场利用价值,只要靠政府补贴存活。但政府补贴的钱还是纳税人的钱,政府一直补贴高成本、低效率产业,虽然成就了一些企业家,造出了一批富豪,但归根到底还是百姓买单。政府一旦财力不支,减少或放弃对新能源的补贴,必然造成一大批企业破产。 中国东南部的新余市外,一栋原本为170家企业兴建的庞大办公楼内,如今只剩下5家太阳能设备供应商。标准普尔分析师安杰洛·奇诺评价中国太阳能企业说:“中国肯定有大量小型僵尸企业,将一个接一个倒下。” 外国政府能源政策的失误已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德国从2012年开始就逐步削减对太阳能的补贴,并宣布最迟到2018年停止对太阳能的补贴。英国由于政府缩减对风电的补贴,苏格兰电力公司最终决定放弃原拟斥资54亿英镑建立世界最大离岸风力发电场的计划。西班牙的光伏发电补贴曾高达每千瓦时0.434-0.4611美元,现在已削减到每千瓦时0.1029美元,西班牙财政赤字主要缘于新能源补贴。 法国审计报告认为,2005年至2011年期间,法国政府为新能源投入了143亿欧元,但却未能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及就业率的预期目标。光伏发电成本约为每兆瓦时100至700欧元,而核电成本约为每兆瓦时70至90欧元,光伏发电成本大约是核电的5倍。法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款来自专项税收,即通过消费者的电费账单进行征税,显而易见,政府对新能源的补贴就意味着对百姓的增税。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补贴项目繁多。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对纯电动乘用车续航能力在250公里以上的每车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乘用车每车补贴20万元。上文已述,中国的电力八成是煤电,补贴电力汽车就是鼓励多烧煤,多污染。《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也是鼓励污染和交通拥堵的方案,因为它鼓励多用私家车,少用公共交通,私家车上路多了,尾气排放就增多,交通拥堵的可能性就增大。 媒体近日报道称,北京十条道路除自行车外禁止其他非机动车通行,这就意味着电动自行车也在禁行之列。其他城市也有禁电动自行车的政策出台。笔者认为,禁电动自行车会诱发诸多负面效果,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北京交管部门称,北京电动自行车总数400万辆,2015年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113人。据《新京报》2015年12月29日报道称,当年1至11月北京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61人,按平均每月69人推算,北京2015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830人。2015年末北京私家汽车保有量440万辆,与电动自行车数量相当,而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3.6%,可见,电动自行车并非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人员死亡的元凶。 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有一定局限性,它不适合体弱多病的人和老年人骑用,就是健康的青壮年骑行距离过长也会感到体力不支。电动自行车无疑弥补了这一点。从2015年末北京有常住人口2170万人可知,约有18.4%的北京市民把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禁电动自行车就意味着让这些人必须在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家汽车之间作出选择。对不适宜骑自行车的居民来说,则只能选择公共交通或购买私家汽车。如居住地附近没有公共交通,只能用私家汽车来解决交通问题。但一些城市要通过摇号获得购买私家汽车的指标,可能一两年也无法获得购车指标。如此分析,禁电动自行车必然会加重一些家庭的交通开支,或因无法获得购买私家汽车指标或家庭收入低买不起私家汽车而带来交通难题。毫无疑问,因禁电动自行车导致的私家汽车增加也会让城市道路更拥堵。 虽说电动交通工具并不能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因为中国的电能主要来自煤炭发电,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就好比是使用燃煤交通工具,污染程度可能比燃油汽车更严重。但由于电动自行车质量轻、能耗小,要比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排放少得多。由于禁电动自行车会逼迫一些原来骑用电动自行车的市民使用私家汽车,必然会增加污染气体的排放总量,让雾霾治理雪上加霜。 世界一些发达城市有车家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据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2012年美国大城市无车家庭的比例为:纽约占56%,华盛顿占38%,波士顿占37%,费城占33%,旧金山占31%,芝加哥占28%,就连汽车城底特律也有26%的家庭无车。 一些国家不是鼓励居民购买私家汽车,而是鼓励居民骑用自行车。截至2014年6月,世界50个国家的712个城市建立起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法国早就实施了鼓励使用自行车的若干政策,雇主为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员工按行驶里程实施货币补贴。巴黎市政府2009年3月21日起补贴骑自行车的市民,市民每购买一辆400欧元以下的自行车,可获得政府25%的车款补贴,政府还免费提供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提出来一个雄性勃勃的计划,要把巴黎建设成一个无私家车通行的城市。可见,禁电动自行车不符合世界城市交通发展潮流。 我们不但不应禁电动自行车,相反,应通过货币补贴政策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不能因为有超标电动自行车就禁止所有电动自行车,因噎废食的公共政策并非良政。难道汽车交通事故多就把汽车禁了?党员有腐败分子就把党禁了?当然,要想让电动自行车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规范标准监管,确保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不让超标电动自行车出厂流入市场。 有时,政府的一些新能源政策事与愿违,本意上是为了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实际上是鼓励污染。盲目补贴还会吸引了一些企业鱼目混珠般地涌入新能源领域,造成产能过剩,浪费大量资源,冲乱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破坏生产力。为此,政府出台政策不要只考虑一个环节,要考虑补贴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拿光伏发电来说,发电时污染少,但生产光伏电池的过程耗能巨大、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