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日没夜撒干货的编辑日常已是疲惫,今天天气大好,心情也随之爽朗起来,我们换个腔调可好?上篇软文小惬一番:
关于自媒体,关于自己,关于那些年的灯火阑珊,平凡温暖。
13年至今,一转眼从事自媒体已有三个年头了,如你所见目前的我还未成为卢松松,罗振宇那样的行业大V,但也已不再是那摸爬滚打的无知小白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这曲折三年,没有像多数人口述的那样血泪辛酸,亦没有如大佬们疯狂捞钱时的夸大奇谈,我接触自媒体的这三年,平凡且温暖。
和你一样,我是一个平凡人,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依旧是,可我出生在一个注定要不平凡的九十年代,后来我这一生便贴上了90后的标签,我未曾想到90后长大的日常会被社会如此的关注,但我清晰地记得且知道,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我要去上海。
按剧情发展的套路此时你肯定会问我原因,我也必须非常坦诚的回答你:没有什么具体原因,上海于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切感。
现在敲下“亲切感”这三个字,我便不由自主的笑了,亲切吗?我望向窗外那落叶的梧桐,内心反复问道。
13年6月,我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没有读研考公,亦没有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我宽慰自己说不要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苟且飘荡,于是我拖着塞满梦想的行李箱,手握皱巴巴的3张百元大钞,美滋滋的坐上了南下的火车,终点站是上海,我想你一定是猜到了。
可我没有猜到,没有猜到我心之所向的上海是这般的冷漠无垠,我也如愿过上了“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生活,为了生计,我开始各种兼职。
10月的一天,我突发兴致跑到离住的地方很近的车墩影视基地,做起了群众演员的兼职,不怎么热爱表演,全是为了可以挣到钱还能吃上一顿很好的饭,而且是带肉的,当然除了这些钱和肉,我还很幸运的遇上了明星,亲眼见到了俞灏明和Selina,也比他们更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
那是一场夜间爆破戏,火药师操作失误,八位客串日本兵的群众演员全被炸伤,主演俞灏明和Selina也被炸伤,而我当时就躲在沙袋堡垒后面,侥幸脱险。
爆破声后现场一片混乱,呼喊声,求救声,哀叹声······我脑袋一阵嗡鸣后即刻安静下来,我看到了和我一起的那些群演们无助的眼神,我听到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被现实击碎爆破的声音,可我依旧相信老天的安排,没有让我出事就是还在给我机会。
那一晚我没睡,回到自己租的小房间里,打开电脑,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写下了自己到上海后这么多天落难疲倦,亦步亦趋的日子。
忘了那一晚我是何时入的睡,只依稀记得睡梦之中,我回到了家乡,没有高楼蔽日,没有车水聒噪,母亲坐在暖气片旁织着给要我穿的大红色毛衣,不时抬头,相视一笑,恰是美好。
好梦是被早上的一个电话吵醒的:
“喂,哪位啊?”我不耐烦的接通了电话。
“你好!请问是‘爱笑独行侠’吗?”对方声音明亮的问道。
“是啊,你是?”
“这里是‘胡杨’自媒体工作室,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你的博客,很欣赏你的才华,但是你的文章阅读量差强人意,我们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帮你包装宣传圈粉,你有兴趣吗?”
“有钱挣吗?我只要挣钱!”大概是太久没摸到过钱了吧,我紧忙追问道。
“必须的,文章有阅读量后,除了打赏,还可以赚广告费,后期甚至出书都没有问题。”
如你所想,对当时的我而言,没有什么是比钱更重要的了,后来我签下了人生中第一份合同,参加了胡杨训练营,专攻爆文。
上天终究是眷顾我的,我依旧以我的笔名发表文章,很快便积累了大量的忠实读者,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和评论也都在刷新着纪录。
在胡杨团队的帮助下,我的文章仅打赏收入,就解决了我在上海的生计问题,我也终于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自媒体的力量巨大,我一定要乘着这股东风好好赚一把。
粉丝日渐变多,收入也稳定起来,我换了苹果的手机,拨通了远在家乡的母亲的电话:“妈······”
电话打了很长时间,说了很多毕业以来一直没机会说的话。
忘了母亲都讲了些什么,只记得那是我在上海第一次感受到“亲切感”,真实温暖。
挂完电话,上海突然飘起了雪,我抬手像小时候那样捧拭一番,转身走进了胡杨工作室。
两年后,我坐上了北上的火车,目的地不是山东,而是河南郑州。
现在的我除了每天编纂文字,干货鸡汤,也开始投身到自媒体研究和培训中去,陆陆续续地跟很多自媒体小白打过交道,有的很有想法,有的却很迷茫。
唏嘘之中,我仿佛看到了昨天的自己,像是一颗梦想闪耀的小小星辰,微小却不失光芒,唯少灯塔,指引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