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研究领域,研究党怀英的专家学者更多,成果也很丰硕。其中,2008年山东大学聂立申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党怀英,题目为《金朝党怀英研究》。后来,这篇硕士学位论文又扩充成专著出版,书名《金代名士党怀英研究》。2011年辽宁大学于惠馨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是党怀英的诗歌研究,题目为《党怀英诗歌研究》。两人的硕士毕业论文摘要和目录转载如下:
金朝党怀英研究
【摘要】: 泰安地区历代文化昌达,人才辈出。作为金朝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的党怀英,便是其中一例。由于诸多原因,此前学者对党怀英研究甚少。故本文结合有关文献、碑志等史料,对党怀英的籍贯、家世、生平、仕宦经历及思想特点等作出了相对深入的研究。认为党怀英当生于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是奉符南城(今山东泰安)人,祖籍应为山西马邑。父党纯睦卒官后,其母遂携三子就学山东。皇统五年(公元1145),党怀英师事刘瞻学诗。贞元二年(公元1154)左右,随蔡松年习词。同时,他恰与一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为同学,时号“辛、党”。正隆末年完颜亮南侵后,为今后发展计,二人决蓍分手,辛遂显于宋,党乃留仕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党怀英取东府魁,但由于在随后的会、御试中未及第,不得已告归家乡,隐居于徂徕山下,自号“竹溪”,筑“竹溪庵”,脱略世务,放浪狂歌。 大定十年(公元1170),党怀英终以甲科及第,调城阳军判,后累迁为汝阴令。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调入京师,自后历任国史院编修、应奉翰林文字、翰林修撰、翰林待制、直学士、国子祭酒、侍讲学士、翰林学士等职。泰和三年致仕,后告归退隐故乡泰安,于大安二年(公元1210)九月十八日终老,享年78岁,谥“文献”。 党怀英一生著述虽多,但卒后由于种种原因,流传至今者却无几。其现存作品仅有《中州集》卷3录其诗65首,《全金诗》卷8增补2首,共收其诗67首。另《全金诗》卷62有其《成趣园诗》1首,《中州集》卷1《姚孝锡小传》引其挽诗1首,故现总计有69首。此外《中州乐府》、《全金元词》录其词5首。《金文最》卷70、89、113和115共收其文13篇。 从党怀英所存作品及有关碑文来看,党之思想,显然继承了唐宋以来韩愈、石介等人的思想,极力标榜儒学道统,积极宣扬孔孟仁慈爱民的王道,反对推行野蛮劫掠的霸道。在政治上主张兴礼乐以化民、兴学养士,推行仁政和中庸之道,提倡中和思想。与此同时,深受时代风气影响的党怀英还积极主张三教并立,在文学上提倡真率自然之文风,反对矫揉造作,故其思想在金代中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使之成为金朝中叶的文坛盟主,一代宗师。 从党怀英的生平、仕宦经历及其思想主张来看,他的思想明显地具有儒家立德、立言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强烈的学术研究和探索志愿。但其中的宗教色彩和意境,也非常显明,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其平和、达观的人生态度,更是被后人所推崇,并成为效法学习的榜样。 总之,纵观党怀英一生,尽管后世对其作为颇有些疑义,但笔者认为他应是金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
【关键词】:党怀英 金朝 仕宦经历 思想特点 历史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2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4
-
一 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10-11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11-13
-
三 基本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党怀英籍贯、家世及生平考14-21
-
第一节 籍贯考证14-18
-
第二节 家世及生平考证18-21
-
第二章 党怀英仕宦经历考21-54
-
第一节 求学与师事21-37
-
第二节 仕进与为宦37-49
-
第三节 致仕与归隐49-54
-
第三章 党怀英的思想、特点及地位54-67
-
第一节 党怀英的思想54-61
-
第二节 党怀英思想的特点与历史地位61-67
-
一 思想特点61-62
-
二 历史地位62-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71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2
党怀英诗歌研究
【摘要】:金代具有自己诗歌特色是以“国朝文派”标榜的时期,党怀英是“国朝文派”其中的代表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党怀英诗歌的研究,揭示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索“国朝文派”时期诗歌的一个侧面,同时为研究金代的“国朝文派”提供一个参考。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等资料,考证了党怀英的籍贯、师承和仕宦,对其诗歌进行了分类研究,分析了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探究了党怀英的诗学渊源,以及诗歌的价值。认为党怀英早年的科场失意、早期官职的卑微、师承刘瞻和蔡松年等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他诗歌那种幽独孤寂、超凡脱俗的感情基调,营造了一种自然清丽,高清远韵的艺术境界。通过探究党怀英的诗学渊源,得出他是承传了宋代以来文人士大夫逃避整个社会的隐逸精神,但由于生活在女真少数民族统治下,频繁活动在山东泰山等儒家文化非常活跃的地域,以及全真教兴盛的地区,他表现出来的隐逸情怀又具有了自己的特点。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朝文派”时期党诗风格的普遍性离不开“一代文宗”党怀英的引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此时期“尖新”、“浮艳”之风,给后世留下了广为传颂的妙言佳句。
【关键词】:党怀英 淡远 幽独 自然 国朝文派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1 “一代文宗”党怀英10-20
-
1.1 党怀英的籍贯和生卒年10-13
-
1.1.1 党怀英的籍贯10-12
-
1.1.2 党怀英的生卒年12-13
-
1.2 党怀英的师承和仕宦13-20
-
1.2.1 党怀英的师承13-16
-
1.2.2 党怀英的仕宦16-20
-
2 党怀英诗歌分类研究20-36
-
2.1 行游留题诗20-25
-
2.1.1 题画书壁诗20-22
-
2.1.2 行旅游赏诗22-25
-
2.2 书事述怀诗25-30
-
2.2.1 述怀感慨25-28
-
2.2.2 记事书事28-30
-
2.3 赠和留别诗30-33
-
2.3.1 临行送别30-32
-
2.3.2 寄赠唱和32-33
-
2.4 集句次韵诗33-36
-
2.4.1 次韵之作33-34
-
2.4.2 集句之作34-36
-
3 党怀英诗歌的艺术特色36-44
-
3.1 体物精细36-38
-
3.2 触物起兴38-39
-
3.3 自然清丽39-40
-
3.4 奇崛高雅的美学境界40
-
3.5 层次分明的立体美感40-41
-
3.6 灵活自如的用典表现形态41
-
3.7 议论说理的表现手法41-42
-
3.8 字斟句酌的语言形态42
-
3.9 不露痕迹的空灵气韵42-44
-
4 党怀英的诗学渊源44-54
-
4.1 “国朝文派”时期的文化精神44-47
-
4.2 党怀英所师承的诗风47-49
-
4.3 党怀英诗风普遍性极其价值49-54
-
4.3.1 党怀英诗风的普遍性49-51
-
4.3.2 党怀英诗歌的价值51-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8-59
我在中国知网期刊篇名输入“党怀英”搜索,论文标题中直接标明“党怀英”的学术论文有18篇,如下:
1 | 金朝党怀英籍贯、家世和生平略考 | 聂立申 | 泰山学院学报 | 2008/05 | 3 |
分享 分享到 |
||
2 | 党怀英生平仕历考述 | 王庆生 | 文教资料 | 1999/01 | 6 |
分享 分享到 |
||
3 | 辛弃疾、党怀英决蓍分手原因探析 优先出版 | 聂立申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03 | 1 |
分享 分享到 |
||
4 | 金代党怀英交游及其篆书艺术研究 | 王守民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04 |
分享 分享到 |
|||
5 | 论金代党怀英书法及其篆书艺术之创新 | 王守民 | 书法赏评 | 2011/01 |
分享 分享到 |
|||
6 | 金朝党怀英泰山行迹考述 | 聂立申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04 |
分享 分享到 |
|||
7 | 泰山文献研究的新突破——评聂立申先生著《金代名士党怀英研究》 | 李贞光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5/10 |
分享 分享到 |
|||
8 | 论党怀英与辛弃疾 | 马积高 | 求索 | 1993/01 | 2 |
分享 分享到 |
||
9 | 党怀英诗文书法地位略论 | 马晋宜; 杜成辉 |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 2003/04 | 4 |
分享 分享到 |
||
10 | 论金代诗人党怀英对陶渊明的接受 | 王花 | 集宁师专学报 | 2010/03 |
分享 分享到 |
|||
11 | 清淡闲适自悠然——金代党怀英诗歌分析 | 崔佳佳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2016/11 |
分享 分享到 |
|||
12 | 党怀英书法及其篆书艺术之创新 | 王守民 | 艺苑 | 2011/03 |
分享 分享到 |
|||
13 | 论金代党怀英书法及其篆书艺术之创新 | 王守民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1/04 |
分享 分享到 |
|||
14 | 党怀英诗文书法地位略论 | 马志强; 杜成辉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4 |
分享 分享到 |
|||
15 | 陶诗对党怀英诗歌的影响 | 张小侠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12 |
分享 分享到 |
|||
16 | 党怀英的诗作品第及成因探析 | 李淑岩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7/06 |
分享 分享到 |
|||
17 | 论金朝名士党怀英的泰山情结 | 卢成轩; 聂立申 |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 2009/03 |
分享 分享到 |
|||
18 | 党怀英及其诗文书法略论 | 马志强; 杜呈辉 |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8/01 | 1 |
此外,专门研究党怀英书法特色的成果也有很多,篇幅有限,不再列举。
总之,党怀英是金朝文坛盟主,金朝书法史上篆书的领军人物,学界称之为“党氏书法”。党怀英是值得我们党氏家族好好研究的一个核心关键人物,他是党氏家族千年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一流人才,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怀念!
推荐阅读
让党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党氏!党氏家族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ngshijiazubao),中华党氏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中华党姓文化历史的挖掘与传承。关注党氏家族报微信公众号,党氏各种活动信息早知道。投稿请发至《党氏家族报》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