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哪2种元宵吃不得


       正月十五过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但元宵节具体吃的是什么元宵,还得看你身处何方了。

  

  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叫法不一样,做法也不同。

  北方做元宵一般是将固体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然后放到盛满糯米面的笸箩里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其沾满糯米面成为圆球。

  南方人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最好是选水磨糯米粉过水揉成团,捏好小口窝窝头,向里面填馅,然后再把口捏实搓圆。

  所以又叫“包”汤圆、“滚”元宵!

  在江浙一带,也有把水磨糯米粉做成实心不包馅的,叫作“圆子”,酒酿圆子吃过吗?美食中的国粹哦……

  

  叫法一样,做法也有不同的

  比如汤圆。

  按照《活着要懂添加剂》里的说法,在台湾,不包馅的小汤圆才叫汤圆,是在冬至吃的,而元宵是有馅的,在元宵节吃——冬至吃汤圆、元宵(节)吃元宵,不会混淆。

  所以,有时不能想当然,否则丢人丢大发了还自以为是就惨了。

  当然,说错了丢的是脸面,要是吃错了那就可能丢的是健康了。

  

  吃不得的2种元宵

  一种是“五彩元宵”,有可能添加了色素等物质。尤其是颜色鲜艳的元宵。《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米粉,包括汤圆粉等制品中一般不得添加色素。用色素制作元宵、汤圆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有毒(用化工原料制作当然例外),但至少说明这样的厂家生产是不规范的,自然不可信赖。

  另一种是硼砂汤圆。汤圆加硼砂能增加弹性,煮熟了看起来更透明,吃起来更爽滑,不粘牙,还特别耐煮,煮不烂。

  但硼砂对人体有害。硼砂在胃内与胃酸作用生成硼酸,可由消化道迅速吸收,吸收到体内的硼酸主要贮存于脑、肝、肾、脂肪组织以及骨骼中,摄入过多会引发蓄积性中毒。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休克、昏迷等,称为“硼酸症”。有关硼砂在食品中的危害情况还可参阅俞惠星的“语‘粽’心长话端午 谨防‘是非粽’”一文。

  除了汤圆,可能添加硼砂(硼酸)的其他食品还有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粽子、腐竹、肉丸等。(俞惠星)

  作者俞惠星,著名食品专家,《活着要懂添加剂》作者,曾执掌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主持《活着要懂添加剂》讲座有趣有料,让你“上午听懂、下午能用”。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53 8113 0960。可关注微信号:“活着要懂添加剂”。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