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国父毛泽东


 



 

      国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近现代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用手中的笔,静静地向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父表达敬意。

近现代中国选择了毛泽东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近现代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完成自由、平等、民主和强大的现代性转换。毛泽东是处在这个逻辑链条上的主角之一,构成了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主旋律,并为这个理想作出了自己的艰苦探索。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建设了一个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中国共产党,建成了一支能压倒一切敌人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了—条代表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通过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设计,毛泽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认为,这是历史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跨越的一大步,为当代中国政治进步奠定了根本的国家治理基础。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全盘谋划,独立研制出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普及了义务教育,兴修了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为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发展潮流积累了经验。我认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始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是不能忽视这些硬实基础的。这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救国、兴国和强国的出发阵地,是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对毛泽东多一些建构和尊重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对这种错误,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连同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一个国家精神上的安慰,大多源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把伟大人物作为精神象征符号。当代中国,来自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经历百余年的损毁后,实际上已所剩无已,越来越显露出精神生活疲乏紊乱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质疑毛泽东,我认为是一个悲剧,只会让人民更加彻底地丧失自我,忘记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一个失去了内在精神滋养的国家,是一个漂泊无根的国家。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毛泽东把一个分崩离析、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带上世界舞台的中心,迸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任何走近他的人,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震撼,包括蒋介石、尼克松、赫鲁晓夫和基辛格。我认为,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负责任地传承本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留存和英雄形象,塑造本民族的精神象征符号。对毛泽东,我呼吁多一些建构的力量和想像,多一些尊重的爱护和珍惜。

毛泽东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山

       毛泽东所留下的思想遗产,不论谁喜欢不喜欢,情愿不情愿,一直到今天都被后来者汲取、总结和继承。对于当代中国下一步往哪走、怎么走,毛泽东思想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对此一定要有战略定力,一是在政策层面,包括战略和决策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二是在经济层面,包括金融和能源不要被资本和西方拿下。

        毛泽东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一,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要清醒认识基本国情,避免超越现实、急于求成的倾向,纠正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做法。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

        毛泽东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二,是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要树立人民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检验工作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下最大气力解决人民不满意的问题。执政党的能力水平如何,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评判,人民才是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毛泽东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三,是独立自主。坚持独立自主,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人类历史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实现强大和振兴的先例。

走在毛泽东指引的民族复兴大路上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道德完美的庸夫只是庸夫,一个遍体鳞伤的英雄仍然是英雄。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今天,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态度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态度,对立和争论随时可见。但客观地看,毛泽东致力于建设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强大国家的理想,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的全民性诉求,也为当代中国迈向更理想境界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个大格局判断,近现代中国为中华民族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成功的秘诀之一,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动力,以人民为目的。一直到晚年,他站在人民一边的立场始终没有变过。以前有句话,农民的孩子知道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他们甚至可以牺牲生命。我认为,1919年至1949年的历史,是无法用金钱的逻辑、资本的逻辑和技术装备的逻辑解释得通的。

        现在,工人农民是沉默的大多数,很多人都不会说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我觉得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忧患。工人农民是创造财富和维系社会的基本力量,是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动力,是中国今后往哪走、怎么走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毛泽东当年用种子和土地比喻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因此,人民做主、人民参与、人民共享的制度建构,是坚守中国道路的关键,比环境、资源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为紧要。

       当代中国,一旦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时,那就是毛泽东所追求的一个崭新中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一次分配中确立劳动者是财富的创造者和共享者,而不是只有资本才有产权。我不赞成在二次分配中才考虑公平,才拿出预算用于改善民生,缓解劳资矛盾和贫富差距。在我看来,人类历史很可能只有通过这条中国道路的成功,才能重现和谐、大同乃至天下为公的命运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走在毛泽东指引的民族复兴大路上。第一刀砍向反腐,人民拥护,举世瞩目。反腐是惩恶,接下来要扬善,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积极作为。把那些对国家有担当、对人民有奉献、对未来有使命的人,放在最需要的的岗位上,培养锻炼成为国家脊梁和社会栋梁。我有一个信念,只要长江长城还在,黄山黄河还在,毛泽东就在,中国道路的希望就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常态智库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PZHXCT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