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退休官员还有这么多的余热?


 为何退休官员还有这么多的余热?

------一位退休朋友说自己单位的几个退休官员被外单位抢聘的思考!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年前刚退休的朋友,他问我有没有什么事可做;我就说退休了还做什么,因为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别人见到年龄大的人都有一种抵触情绪。然而这位朋友说他们单位的退休官员个个有外单位抢着聘,而只有他们这样的老百姓才是退而真休。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才出现全社会的“余权”插手政治事件;从而引发了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

我们看到在《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离退休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同时,《意见》还要求;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和党员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中组部负责人向媒体回答“《意见》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有什么要求?”时表示:“退休干部党员要严格遵守中央关于讲座、论坛、刊登、出版、在企业和社会团体兼职(任职)、继续从业、出国(境)审批、重要情况报告等方面的纪律规定”。

我们一方面看到老百姓找工作难,如果没有关系简直就是到处碰运气;所以今天的中国社会找到事业与工作一致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为了生存而谋求收入,所以大学生竞争农民工岗位的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不少人到四十多岁就难找到工作了;所以退休等同于真休的老百姓比比皆是。甚至不少人实际是在四十多岁就盼望退休,因为退休后起码有退休金;而没有退休则到处难找到工作,因而我们社会成为了到处是闲人的社会;这也是我们社会不仅到处是跳舞声,而且还到处是麻将声;从而说明今天的中国人实在是无所事是。

然而与老百姓退休就是真正休息不同的是,我们社会不少官员实际是退休后才真的工作了;因为他们没有退休前是在用公款而沉浸灯红酒绿舞台上。而退休后这些人失去了公款灯红酒绿的舞台,但权力余热使他们依然有自己的政治舞台;正因为如此,不少领导干部退休后没有守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退休后仍恋“余权”,利用“余热”插手政治;公然违纪,最终“晚节不保”。据媒体报道,斯鑫良、赵少麟、陈柏槐、阳宝华等都是退休后仍插手政治而不守规矩的典型案例。如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退休前在政商界混得“游刃有余”,所以退休后更是成了杭州政商圈里的“活动家”;在2013年到龄退休后,依然到各地也会享受高规格接待。而且不仅如此,斯鑫良退休后其子竟然能再次晋升;因为其子的升官主要源于其父斯鑫良的“提携”,受益于斯鑫良多年打造的“权力磁场”。如陈柏槐退休后曾公开称,“这下可以与世无争了”。然而陈柏槐退休后并没有“与世无争”,而是继续担任了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等至少4个协会的会长、名誉会长或执行理事长;而且多次出席活动,并且极力推动湖北新洲“问津书院”建设;结果这一书院曾被学者批评造假。就在陈柏槐落马的前一个月,陈柏槐还出席了由湖北省政府主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并宣布论坛开幕。陈柏槐之所以成为十八大后首个不认罪老虎,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退休了就不是公职人员;而以为真的是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带来的收入。然而他没有想到,就如同我这样的相当多博士水平的人也没有单位聘请;为何这么多单位却争先恐后地聘请他们。不是他们有什么知识与能力,而是他们依然有权力余热;这才是退休的老百姓无人问津,而退休官员却被单位争先恐后聘请的秘密。

为什么退休官员有余热,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如我原来在某知名的民营企业当总经办主任。结果发现这个企业有个特别部门,那里全部是退休干部与在职干部的子女;这些人没有什么具体的职能,但工资待遇竟然是我的几倍高。我当时按照国际惯例将这个部门裁减,谁知老板不要我管这么部门;后来发现这家企业的主业经常亏损,但企业的利润却高的惊人。原来就是这个特别部门创造的,它们从全民那里创造来如此高的利润;这就是这些人什么事都不干,但却有惊人高收入的原因。不是我们社会的退休官员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而是因为他们能从全民那里掏来财富;这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