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呆哥我和一帮经济学者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经济学家告诉你。我们坚持:宣传私有产权保护、权利意识和法治,传播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和市场经济理念。写文章真的不容易,因此需要您的鼓励。如果您喜欢呆哥我的文章,那么恳请帮我们转发传播一下。可以直接搜索“经济学家告诉你”加关注,也可以扫下面二维码加关注。拜托!
从宏观的角度讲,过去是我们生产、西方消费,以此维持世界经济的均衡增长。但是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的储蓄率在上升,消费率在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增加消费。再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他人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也不现实。
可是消费的背后是收入,没有收入,让人消费就是笑话。收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劳动,另一个是资产。一个人一天最多工作24小时,因此劳动收入是有限度的。要有效增加老百姓收入,就必须让他们获得资产收入,这就要求把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界定给老百姓。经验上,我们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生产要素公有,同时老百姓收入是高的、消费是旺盛的。
不要以为偏远地区土地不值钱,即使把土地分给老百姓,他们也富裕不起来。一墙之隔的小产权房为什么比商品房便宜很多?不是它们不含土地出让金,没有支付某些税收,而是因为它们的产权受到了限制,因而才不值钱的。只要允许小产权房象商品房一样上市流通,它们立即就会和商品房一样值钱。把土地产权完整界定给农民,土地增值会超过你的想象。
从微观的角度看,经济困难在于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产业这种东西,一定要形成集群才有竞争力。所以当企业大规模死掉或者转移出去,中国经济就没有回天之力了,因为我们的企业大规模死掉或者转移出去,便意味着他国会形成集群优势。这就像中国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之后,日本的辉煌就一去不复返了。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必须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要把包括学校、医院在内的企事业单位私有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效率,还可以大幅减少财政支出,从而为大幅减税、减轻企业负担创造条件。还必须裁官裁公务员,这不仅可以减少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放松管制。
国企改革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私有化。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唯一出路是行政垄断,这实质上是以吸民营企业的血为代价。当广大民营企业活不下去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不能再走扩张需求来救经济的老路了。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这条路上辗转,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不要去救房市,因为土地财政终有尽时,那时候怎么办?救房市意味着工人生活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最终会因为企业竞争力下降而死掉。
眼前的财政困难可以用发债来解决。通过企事业单位私有化减少财政支出,再用发债替代土地财政。这样做,虽然眼前有些困难,但是未来会逐步走向繁荣,未来经济的繁荣可以偿还现在的债务。
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私有化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本来城市化是双向的,一方面农民进城,另一方面城里人下乡。可由于土地公有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的城市化只是农民进城这样的单边运动。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私有化后,有钱人就会到农村买地建农场、盖庄园,不算长期收益,短期也能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我们是放着需求不用然后到处找需求啊!
好多人担心土地买卖导致兼并继而产生流民,社会因此而不稳定,他们忽视了当今世界小农经济根本就没有竞争力,农民不是靠小块土地生存的;他们忽视了不让农民成为流民的唯一途径是让他们成为有保障的市民,而不是把他们捆绑在小块的土地上;他们忽视了基于土地确权基础上的流转集中,只会有利于将农民变成有保障的市民,只会有利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按我指的道路走,中国经济繁荣可期。否则,我只能提醒大家,提前兑换一点美元吧!
2015年7月
欢迎光顾谢作诗的签名书店
【卖作者签名书:《人人都是“资本家”》(谢作诗著,39元)、《身边的江湖》(土家野夫著,50元)、《旅美小事》(聂圣哲著,20元)、《大政府,小国民》(徐昌生著,39.8元)、《保守主义》(刘军宁著,52元)、《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雷颐著,48元)、《光辉岁月》(陈国平著,55元),包邮,但需每周集中发一次货:可以通过微店“谢作诗的签名书店”购买(点网址http://wd.koudai.com/item.html?itemID=636408562&wfr=c);也可以通过银行汇款购买(银行卡号:6227001541200063555,建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户名:谢作诗),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微信号:zuoshixie)、支付宝支付(支付宝号:[email protected])购买;通过银行汇款、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购买的朋友,请一定写明邮寄地址、收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如不能在相关留言中标记,请发到15002456778】
非签名版在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05521.html )、京东(http://item.jd.com/11584180.html)、亚马逊(http://url.cn/XsbKjP)、淘宝(http://detail.t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