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的人民币新思路


因为,在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不是时机。因为如果美元持续升值,不仅非美元货币会贬值,而且国际市场与美元的相关性会越来越强,国际市场的交易、投资及储备更是会偏向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让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离,建立起参考正在贬值的非美元货币的货币篮子的新人民币指数,从新的汇率指数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是减弱了,但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情况不相合,国际市场的认受性会不高。这反而容易成为强化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一种理由。

大陆藉G20财长及央行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场合,针对人民币汇改、汇率走势、汇率政策及各国能否达成干预汇率的协调机制等方面,阐明大陆政府观点。周小川行长透露出,大陆政府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有很大的变化。在本文看来,在3个方面有所调整。

周小川强调,人民币不存在进一步贬值基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短期波动将会回归理性。因为,大陆贸易顺差仍然很高,仍然有大量经常帐盈余,通货膨胀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外汇储备会保持在合理适度水平。也可以说,这就是猴年大陆政府人民币汇率的基本政策,但这是一般性的说法,与以前没有多少差别。

贬值不为增加出口

有新意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申了大陆不会藉助人民币竞争性贬值来加强出口能力。在大陆政府看来,大陆2015年货物贸易顺差接近6000亿美元,仍然具有出口竞争力,这就从根本消除了市场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错误认识。

因为,20158月的人民币汇改之后,市场往往把人民币的贬值与当时大陆经济增长下行及出口快速下降联系起来,认为当时人民币汇率贬值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大陆政府通过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从而引发全球特别亚洲地区各国的货币竞争性贬值及市场的剧烈震荡。这次央行明确表态,汇改仅是对中间价偏离现汇价的校正,而不是通过人民币的竞争性贬值来增加出口,如果今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引起的贬值也是一样,不是为了增加出口,这自然给了市场定心丸。

二是重申了人民币汇率不会与美元脱钩。因为,20158月的新汇改后,人民币出现连续几个月的持续贬值,特别是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之后,人民币贬值趋势更是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抚市场,在美联储加息前,大陆央行首次发布参考SDR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等人民币汇率新指数,并认为尽管当时人民币兑美元是贬值的,但从给出的新指数来看,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反之还有些许升值。正因为,大陆央行这种解释,让国际市场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会与美元脱钩,「去美元化」质疑声四起,这样更是加深了人民币贬值的疑虑。

对此,周小川行长也给予明确的答复。周小川说,人民币汇率虽然参照一篮子货币,但实际上美元是篮子货币中最主要的货币,3种重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美元还是起主导性作用,但欧元、日元、英镑等也有适当权重。也就是说,周小川行长的这种解释在某种意义上是解除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的质疑,大陆央行并不会当前的条件下让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钩。即短期内,或在美元上升时间是不会与美元脱钩的。

因为,在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不是时机。因为如果美元持续升值,不仅非美元货币会贬值,而且国际市场与美元的相关性会越来越强,国际市场的交易、投资及储备更是会偏向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让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离,建立起参考正在贬值的非美元货币的货币篮子的新人民币指数,从新的汇率指数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是减弱了,但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情况不相合,国际市场的认受性会不高。这反而容易成为强化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一种理由。

反之,如果美元开始弱势,这不仅能够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重要时机。正如周小川行长指出的,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外汇储备、经常项目、投机因素等并非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核心影响因素。

部分扰动的因素只能形成短期影响,不具备持续性,真正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变量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转变。所以,汇率制度转换在什么时候,央行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然不会把人民币制度转换与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不脱钩联系起来,从而减弱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

汇率终究回归理性

三是对于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走势,周小川行长强调由于现实市场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不确定性也会反映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上来,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最后还是会逐渐回归到理性上来,人民币汇率的企稳是一种趋势。所以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要过度反应,大陆央行也不会让市场投机者利用这种过度反应来做空人民币。

可以看到,央行人民币汇率政策已经有了新思路,即从现实市场看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从汇率政策来看,大陆央行更强调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汇率偶尔波动也会逐渐理性回归。市场根本上就不用对人民币的波动过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