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双腿 走稳知识产权护航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提纲挈领,切中要害。诚然,最近几年,随着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大众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与热忱更胜从前,同时侵害知识产权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很多人不禁要问:如何保护好知识产权?如何能让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完备、高效?笔者认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保护双剑合璧,知识产权保护才能迈开双腿,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方能行得正、走得稳。

 

  既强调司法又加强行政执法,如两条腿走路,是国情分析与宏观管理必须把握的平衡关系。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既要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制修订,提高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实现创新发展的长期繁荣;也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发挥其自身特点,进而让行政执法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急先锋”。客观分析当前的中国现实国情,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保护缺一不可。在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最高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各级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2万件;最高检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起诉8664人。两高的努力营造出法治化创新环境。同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也战果累累。2015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首次突破3万件同比增长46%。市场创新主体对行政执法保护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不难看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保护的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保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需在“竞合”实现同步发展,所谓“竞合”是指在“适度竞争”中实现融合。司法与行政执法保护均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度竞争”不是“划地盘”“抢饭碗”,而是有所侧重,努力打造自家的工作品牌。强调司法保护,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制修订的同时,继续培育和强化新的改革热点,如,推进知识产权终审法院建设,探索在裁判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意见等,增强司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加强行政执法保护,应努力解决维权中存在的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一系列问题。诚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所言,下一步,将加强快速维权中心的建设,将快速维权和快速确权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将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营造更好的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因此,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保护的的“竞合”大有可为。

 

  2016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开局之年无疑也是关键之年。因此,凝聚力量、提质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保护“竞合”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方能迈开双腿,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