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的李嘉诚,又杀回来了!
最近,在香港挂牌的“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代码:01113)连续两天发布公告宣布:
3月18日,长实地产回购了1152.5万股自家股票,耗资5.36亿港元,回购价格在每股45.85至46.90港元之间;3月21日,长实地产又耗资9628万港元,回购了201万股股票,回购价格在每股47至48.5港元之间,两次回购的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35%。
上图:长实地产信息披露文件截图。
这是李嘉诚对旗下主要资产完成重组以来,长实地产首次大手笔回购股份。两次回购仅间隔3天,回购金额共计6亿港元,这在近期港股市场上颇为罕见。
众所周知,自2013年开始,李嘉诚不断抛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并以欧洲为中心开展了全球大收购,耗费资金累计超过2000亿。
但李嘉诚的“脱亚入欧”并不顺利,一些收购、重组行为屡屡受到股东掣肘,或者相关国家的反垄断调查。不少项目因此被长期拖延,迟迟得不到落实。
近日,李嘉诚的战略似乎有了微妙变化,此次回购长实地产股票就是一个标志。而在这个事件之前,李嘉诚在上周的业绩发布会上,突然对内地楼市发表了看法:“不认为大陆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价涨幅基本合理”。
李嘉诚是不是准备全面“杀回来”,我们尚不清楚,也很难根据上述有限信息做出判断。但他至少“杀回”了港股。
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一般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奖励给高管、员工持有;二是回购注销。现在看来,长实地产更像是第二个目的。
上图:长实地产股票走势图。
也就是说,李嘉诚认为长实地产的股价太低了。而公司手头上现金又比较充裕,通过回购注销一部分股票,可以提高每股业绩,有利于股价上升。这属于市值管理的范畴,是向股东们送红包。
当然,背后的潜台词是:我看好长实地产的未来,看好港股,看好香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跟他对一线城市房价的表态是一脉相承的。
但李嘉诚的回购显然不仅仅是一场爱国秀、爱港秀,更是商业上的考虑。目前,港股已经是仅次于俄罗斯、埃及的第三便宜的新兴市场,股价见底迹象显现。近期,巴西、埃及、俄罗斯等多个新兴市场股市都出现了强劲反弹,香港市场里抄底迹象也越来越明显。
长实地产自去年6月重组挂牌之后,上市首日曾创下77.55元的高位,随后逐波下行,最低见到38.2元,市值缩水最多时达1500亿港元。即便按照目前49.3港元的价格计算,长实地产也只有11倍市盈率。
11倍的市盈率固然不高,但跟碧桂园(6.2倍)、恒大地产(4.65倍)、恒基地产(7.3倍)相比仍然是偏高的。所以,李嘉诚在这个时点上增持,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当然,反过来也说明他对长实地产和港股有信心。
上图:恒生指数走势。
香港经济的最大问题,不仅仅来自近期的政治争执、民间阶层的对立,更来自美元加息。香港是联系汇率制,港元绑定了美元;但经济周期是跟中国内地同步。也就是说,香港被美元和中国经济“拧了麻花”,在需要降息的时候被迫跟随美元加息。这种别人发烧,自己要陪着吃药的感觉真的不好,这是近期香港楼市、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
美元在2016年大概有两次加息,或许都在下半年。理论上,香港的“劫”还没有结束。但股市是炒提前量的,港股目前真的不贵,而全球经济最困难、最不确定的时候也许就在当下。
安倍晋三已经宣布日本走出通缩,很多人也许还不相信。弄不好到了下半年,除了欧元区之外,美国、日本、英国的经济都开始好转,中国也基本上触底,到那时再回购长实地产就晚了。
李嘉诚“杀回港股”的行动,也许就预示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