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与外汇储备的关系


    1.关于世界货币
“每个国家,为了国内流通,需要有准备金,为了世界市场的流通,也需要有准备金。因此,货币贮藏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国内流通手段和国内支付手段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在后一种职能上,始终需要实在的货币商品。真实的金和银。”[1]
马克思关于世界货币的论述,对于当前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以及人民币汇率设计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根据马克思关于世界货币的论述,世界货币应该是真实的金和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作为信用货币,美元虽然没有金、银做价值支撑,但却承担和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美元作为信用货币所表现出的币值不稳定特征,给以美元为主要外汇储备的国家造成了较大的风险。为此,根据马克思的世界货币思想,当前,应该改善外汇储备结构,适当增加金银等外汇储备,适当增加其它各国与中国在贸易上存在互补的币种的储备。在人民币汇率设计上,由于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表现为以美元作为表现形式的信用货币形态,然而美元并不等同于黄金,因此,当前在人民币汇率设计上,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并不能成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噱头。
2.关于金银贸易
“以金银作为商品制造奢侈品的原料的贸易,是金银贸易或促使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执行职能的那种贸易的自然发生的基础。”[2]
马克思关于金银贸易的论述,对于国际贸易中如何确定国际结算货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由于金银天生具有硬通货的特质,因此,金银贸易使金银成为世界货币提供了可能。从现代全球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当前美元已成为主要世界货币,而美元币值的不稳定使各国外汇储备呈现较大的稳定性。有鉴于此,当前在我国外汇储备构成中,可以恰当地借鉴马克思世界货币思想,通过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储备、增加资源储备的方式,提高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能力。
  “因此,他把货币投在可靠的汇票上,这些汇票每天都有一部分到期,所以他始终知道,他每天可以指望得到多少现款。甚至出口的增加,或多或少会对每个国家,特别是对提供信用的国家,表现为国内货币市场需要的增加,但是,只有在紧迫时期才会这样被人感觉到。”[3]
马克思在此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作了充分论述,其与凯恩斯的货币交易性需求观点基本相似。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关于出口增加会增加出口国货币需求的观点,对于当前改革国际贸易出口外汇结算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存在资本与贸易双顺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实行美元结算制度,由于美元既属于信用货币,也属于世界货币,由此导致我国美元货币外贸结算方式下的双顺差。
     1.外汇汇率的决定因素
“英国的贸易差额。外汇汇率可以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变化:一时的支付差额。2.一国货币的贬值;3.如果一国用银,一国用金作为“货币”,那么,在谈到这两国之间的汇兑率时,这种汇兑率就取决于这两种金属价值的相对变动。”[4]
马克思关于外汇汇率确定因素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确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从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出现的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无疑成为人民币币值升值的基础。但是必须看到,这种对外贸易顺差不是全部由我国本土企业创造的,而是有将近一半是由外资创造的,而且这些贸易顺差还存在一些虚增的数字,其中还含有一些国际投机资金打着商品贸易的旗号进入中国的部分。因此,从决定汇率的第一个因素——支付差额来看,我国当前存在的巨额贸易顺差不能成为确定人民币对外升值的理由。从货币贬值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的,体现内生性增长特性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因此,通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就此而言,当前我国国内出现的相对于其它国家较低的物价也不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基础。由于当前我国人民币还缺乏稳固的升值基础,因此,总体来看,笔者认为,谨慎对待人民升值,严格投机资金出入境监管、推迟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时间,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必由之路。
    2.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除去熔化、海洋运输和再铸造的微小费用以外,一切采用金本位制的国家都具有稳定的汇率,其平价或比价取决于它们货币单位的黄金含量。”[5]
  “休谟的这一具有四重作用的黄金流动机制的结果,使改善流失黄金的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变得不利。最后,在新的相对价格水平上重新形成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均衡,这时的相对价格使得双方的进出口和国际借贷相等,两国之间的黄金流动正好相抵。这个均衡是稳定的,并不需要关税以及其它形式的政府干预。”[6]
  “自由浮动的汇率是指汇率纯粹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而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情况。当政府为了影响其汇率而干预外汇市场的时候,就叫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7]
笔者认为,在当前存在的国际特殊货币体系下,休谟的自由黄金输入出点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前国际特殊货币体系主要表为美元承担着国际货币的职能,美元又属于信用货币,无需任何物或商品作保障。一些国际货币储备国基本上也是实行信用货币制度。在目前特殊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储备国与非国际货币储备国之间的贸易并不能通过汇率变动而实现自动的均衡。由此决定了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巨额贸易顺差问题,必须着眼于通过调整贸易结构、实现贸易升级的方式来进行。
    3.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论。以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作为确立各国汇率高低的依据。”[8]
由于非贸易商品的不可流动性、各国生产组合以及消费组合不相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购买力平价不能成为衡量各国汇率水平的基本依据。因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实行低工资制度,对于非贸易商品而言,低工资相对于低物价,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实行高工资、高物价制度。如果按照国际购买力平价理论,则必将表现为发达国家汇率高估、而发展中国家汇率低估,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其实从现代国际汇率决定因素来看,决定一国汇率水平的关键还在于由本币所代表的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购买不可替代商品的量的价值,这些商品主要表现为石油等大宗原料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等等。
    4.货币政策的经济影响
 “我们还看到货币通过外贸发生作用的新途径:如果一个国家紧缩其货币政策,那末,这将提高国内利息率。随着资本流入该国和该国的汇率升值,实际净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下降。”[9]
根据这一论述,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暂缓开放本国资本市场。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收入水平较低,自然资源货币化程度相对较低,财富积累也相对较慢。因此,在商品和资产定价上实行低工资、低物价的制度。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资产价格也比较低,其主要表现为资源、股票等证券价格较低等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居民投资理念不成熟、投资水平相对较低,一旦资本市场放开,必将会导致发达国家大量资本进入发展中国家,由此抬高这些国家资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其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通胀压力,另一方面,这些外部投机资本通过资本跨境投机获取了巨额投机收益、使本国国民蒙受较大损失。因此,在本国资产价格、居民收入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暂缓开放资本市场是明智的选择。
    5.贸易流动方向的影响因素
“无贸易均衡下的价格水平决定了贸易流动的方向。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物品从价格较低的地方流向价格较高的地方。”[10]

萨缪尔森关于国际贸易条件下商品由价格低的地方向价格高的地方流动的描述,很好地解释了当前我国廉价商品出口对欧美市场所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目前的出口贸易并没有违背国际贸易规则,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出口贸易进行指责,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没有道理的。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6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3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60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66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1457 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6]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1460 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7]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1461 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 1466 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9]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 1490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0]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1435 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