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呆哥我和一帮经济学者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经济学家告诉你。我们坚持:宣传私有产权保护、权利意识和法治,传播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和市场经济理念。写文章真的不容易,因此需要您的鼓励。如果您喜欢呆哥我的文章,那么恳请帮我们转发传播一下。可以直接搜索“经济学家告诉你”加关注,也可以扫下面二维码加关注。拜托!
农村实现“户户通”了:水泥路通到每一家门口,自来水流向每一户室内。
很多人欢呼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一位大叔说:“这是五千年才有的一次,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了。”这的确是空前绝后的一次,但在我看来,却并不是什么伟大成就,而完全是不懂经济规律的瞎胡闹。是的,今后不会再有,因为不会有能力再这样胡闹了。
工业化、城市化才是富民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你要是不同意这一点,那就不要看我的文章,现在就开骂吧,反正我已经多次领教了这个民族骂人的本事,对骂早有免疫力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农民离开农村、农业,到城市从事工商业,而不是相反。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在农村生活的成本就高,就会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反之,不仅“村村通”了,现在还“户户通”,农村住着舒舒服服,就会减少人们离开农村去城市求发展的激励。
关键问题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在那些偏远的农村,即使“户户通”了,人们也会选择离开农村。如此,这些巨大的投入就是浪费。我不反对“村村通”,但我坚决反对“户户通”。我们不妨问:农民愿意自己掏钱“户户通”吗?如果他们不愿意,那么就是浪费嘛!对此,你可能还会辩护:农民不是不想“户户通”,而是他们没有钱“户户通”。那我再问:假如政府把“户户通”的钱交给农民,让他们自己选择,可以搞“户户通”,也可以拿着这钱去城里发展,看看他们会怎样选择?如果农民们仍然不选择“户户通”,那么就该是浪费了吧!
现实的情况恰恰是,水泥路通到十几年没人居住,甚至过年都没人居住的农户门口。有的房子都漏雨了,土墙被雨水冲出缺口,显然这是主人打算放弃的房子。即使这样的住户,水泥路也是通到家门口的,并且房子的正面还被村里粉饰一新,以保证整个村子整齐好看。
但任何产出小于投入的投资都是在消灭财富。修好的路,没有车在上面跑、没有人在上面走,那就是在消灭财富;消灭了财富,也就消灭了经济增长的基础,这是“呆哥”我的增长理论。
一般把财富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其实,经济增长也是财富积累的结果。
为何人类经济几千年来都没有真正意义的增长,只是到了近现代才有?因为现代生产是借助机器设备等资本品而进行的迂回生产。没有财富积累,吃了这顿没有下顿,是不可能有资本积累和迂回生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增长也是财富积累的结果,消灭了财富,也就消灭了用来进行资本积累和迂回生产的资源投入,事实上就消灭了增长的基础。
随着收入增加、财富积累,人们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过去只是吃饭穿衣住宿,现在我要买iphone,要带女朋友去海边度假;随着收入进一步增长,或许我还要到太空旅游,这些都是消费的增长,会拉动经济增长。工业革命之前,与经济停滞不前相伴随的是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工业革命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恰恰是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丰富相联系的。只不过我们忽略了,这种结构的不断丰富和复杂化,是收入增加、财富积累的结果。消灭了财富,就阻碍了这种结构的丰富和复杂化,因而在客观上也就损害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
政府投资是花别人的钱,官员追求的又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很难保证政府投资收益大于成本。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钱到底是从哪个别人那里弄来的?
答案是: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别人的钱只能来自于对发达地区的征税。正是上述那位大叔还说到:“如果不是国家投入,靠大家自己,祖祖辈辈永远都不要想马路通到家门口。”
我于是想,地球是圆的,抛开两级不论,本来没有中心、偏远之说,为什么一些地方成了中心地区,另一些地方却成了偏远地区?因为一些地方物产丰富,人口和要素向那里集聚,于是就成了发达的中心地区;另一些地方因为物产不丰富,人口要素不向那里集聚,于是就成了偏远地区。是的,偏远只是因为物产不丰富,而中心则是因为物产丰富。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没有富裕起来,我们怎么可能指望,今天他们就能在那里发家致富呢?
本来,当今是全球化生产,沿海和大城市天然具有竞争力,因此人口和要素应该向沿海大城市流动。但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从沿海地区征税,补贴偏远地区。这怎么能不危险呢?
从管理经济的角度讲,“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句误国误民的谬论,正确的做法是圣经故事讲的“让有的更加有”。“让有的更加有”,没有的也会变有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了,西部落后地区的人口就会向那里集聚,他们在那里会比在偏远落后的家乡挣多得多的收入。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了,资本存量增加了,资本家增多了,对劳动的需求就会增加,更多的资本和资本家追逐劳动,工人的工资怎么可能不增加呢?这些年,西部的农民是靠什么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靠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我们不能人为打断这一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的进程。我们要做的是:放弃户籍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放弃农地改做工业用地的限制,扎实地把沿海地区、大城市的生产生活成本降下来,从而彻底打破人口和要素流向沿海地区、大城市的限制。
当看到老家土地荒芜、乡村衰败,我是由衷高兴的,因为这表明我们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有看头,但是这并不是说我真的希望农村衰败。农村当然也要繁荣才好,但是这个繁荣,不能靠政府向发达地区抽税然后去补贴出来的,而是应该把土地产权界定给农民,让土地兼并流转,让城市的富人和资本到农村,从小农经济转向现代大农业来实现。
今天一方面沿海因为高税收、高成本企业大量倒闭,另一方面,西部农村热火朝天地“户户通”。让人怎么能够不忧从中来?不立即改变这项政策,中国的增长势头将从此中断。
我反对“户户通”,但是老实说,让我的家乡“户户通”,我是坚决拥护的!这就是人性。
欢迎光顾谢作诗的签名书店
【卖作者签名书:《人人都是“资本家”》(谢作诗著,39元)、《身边的江湖》(土家野夫著,50元)、《旅美小事》(聂圣哲著,20元)、《大政府,小国民》(徐昌生著,39.8元)、《破译性格密码》(徐昌生著,28元),包邮,但需每周集中发一次货:可以通过微店“谢作诗的签名书店”购买(点网址http://wd.koudai.com/item.html?itemID=636408562&wfr=c);也可以通过银行汇款购买(银行卡号:6227001541200063555,建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户名:谢作诗),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微信号:zuoshixie)、支付宝支付(支付宝号:[email protected])购买;通过银行汇款、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购买的朋友,请一定写明邮寄地址、收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如不能在相关留言中标记,请发到15002456778】
非签名版在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05521.html )、京东(http://item.jd.com/11584180.html)、亚马逊(http://url.cn/XsbKjP)、淘宝(http://detail.t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