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资本化,可试行


 

国有资产资本化,可试行

 

一切事物都有两重性,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得就有一失,在一定条件下,利能转化为弊,弊能转化为利,得能转化为失,失能转化为得,能用其可用,用在当用,化无用为有用一切有用。是否有用和可用,要对具体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地套公式,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作决策。不具备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和转化不利的条件为有利的条件,但不能不顾实际条件地蛮干。

 

国有企业的管理与经营问题,关键在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在多大程度上自觉理智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创造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主要标志,是在与谬误和邪恶斗争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主导因素,也是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主导因素,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是素质教育根本要求。这是和谐动力观的基本观点。

社会上的一切事情都是人做的,解决社会上的一切问题,都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从提高干部的素质入手,引导人自觉地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实践真理、发展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用真理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

民族复兴,就是要使民族全体成员的素质再度提升人类的先进水平

用私心做公务,难免谋私、化公为私。从政,以权谋私。经营,公有私用。国企改革关键人的素质以公心做公务,才能实现国企服务全民目的。华西村和南街村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坚持集体所有制,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就是靠管理干部以公心做公务

用公心做私务,也会兼顾公益、化私为公。纯私、纯公,都没有生命力。公与私的具体统一、和谐发展,才能生机盎然。“帮助别人,提升自己”,是深刻的哲理。无名无利的为他人服务实践,能改善身心健康、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就积累了最宝贵的财富与资本。只有这种资本,才是竞争的实力、发展的基础、可爱的源泉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主要不在物质(生理)结构,而在精神(心理)文明。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这是和谐人性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

人的现代化,就是人性化,求生存求发展转化,从动物属性向人的属性转化。工业、农业、科技、各行各业各方面的现代化,都要为人的现代化服务。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发展,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为本是立国之本、治世之道

党性体现的是人性,他才能成为先进的党。

 

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才能找准发展的方向

和谐内涵的本质是共同发展,但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共同发展,是相互关联、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促互补、互助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叫和谐发展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不通过实践去追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却固执地坚信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能转化为客观实际,这样的思想认识就是迷信。只有科学才能帮助人类实现预期目标。

真理是有利于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或者说是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客观实际。实践证明不符合这种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客观事物、个人行为、社会实践、相互关系,都属于应该纠正的谬误。这就是和谐真理观。只有真理才能帮助人类实现长治久安。

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它的量,是真理转化为现实的尺度。这样的价值才具有普世意义,这是和谐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

事物的价值在人的开发。黄金到吸毒者的手里能变成毒品,糞土到农民手里能变成丰收的果实。科技成果掌握在霸权主义者的手里,就会成为奴役世界人民的工具,掌握在以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目标的人手里,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有资产掌握在先公后私的人手里,能为全民的生存发展服务,掌握在先私后公的人手里,就会成为谋取私利的平台,国企中以权谋私、贪腐现象就是证明。私有财产掌握在先公后私的人手里,也会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社会上捐款慈善、收养孤寡就是证明。

发展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提高存在的价值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是提高社会与世界的和谐程度。事物的发展就是增强自身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这是和谐发展观。事物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提高存在的价值人的发展方向是提高人生价值与开拓精神境界。改革、创新、创业、个人行为、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存价值,充分开发人类创新的智能,普遍提高人类的生存价值

道德是人自觉地用真理自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审美是人探索科学与真理的艺术表达形式,是在开拓精神境界上追求真理、谋求发展。离开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没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进步是人向真理靠近、使真理更多地变为现实。真理是人前进的方向。追求真理走在前面是先进,贡献大是模范。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教育改革、各种社会改革,都要用是否为人的发展,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提高价值、发展真理,来衡量、评价、判断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这是和谐改革观的基本观点。改革根本原则实践和谐发展。

 

正确地运用辩证法科学地分析问题。

任何事物的真实存在,通常都是对立面的相互依赖、包含、转化、对立、统一各种思想文化中,不论是宗教还是什么主义与建议,乃至一些科学的学科,其中都包含有不同程度的科学与迷信、真理和谬误。绝对纯是不稳定状态,只能在小时空的范围内存在。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科学之中有迷信,迷信之中有科学,科学能转化为迷信,迷信能转化为科学,真理之中有谬误,谬误之中有真理,真理能转化为谬误,谬误能转化为真理。是科学、还是迷信,其中有多少科学与迷信,迷信能否转化为科学,是真理,还是谬误,其中有多少真理和谬误,谬误能否转化为真理,不能只看标签商标,只能针对具体内容,通过对多方面的重复实践或普遍实践过程与结果科学分析具体鉴别。按照客观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变化规律进行的思考是科学思考,运用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事物与问题是科学分析

要由主观、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向客观、全面、联系、动态看事物与问题的思维方式。客观就是要看实践的结果,全面就是要看正面、反面、侧面、多方面的综合,联系就是要看主客观条件对事物变化的制约关系,动态就是要看事物与条件之间的相关变化。

追求绝对纯、保持永远不变,是违背辩证法的。只要公、不要私,全部公有、不要私有,全部国有、不要民有,全部计划、不要市场,或者反过来,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断。实施新政策,不要一刀切,齐步走,通常都要区别对待,不要一步到位,要经过试点、试验,逐步实施。

 

 

认清障碍与风险,在实践中探索。

把实物变成资本,就得把国有企业卖给私企或私人,代表国家的卖方和私企的买方,都是由人来操作,就有公心与私心的斗争。卖方谋私利的简单办法就是降价,从买方哪里拿好处,不管是钱是物、是股票还是任职等什么形式,都能实现相关人员先富起来。买方谋私利的简单办法就是回扣,不管用什么形式回扣,都能捡到大便宜,只要买到手,就能发大财。当前的社会现状,谁能保证国有资产变成资本的过程,不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不会造就一批不用艰苦创业就能成为富翁的贪腐分子?不解决人的素质问题,什么法律制度、监督制约,都不能保证实现公平合理地交易。国家的资本运营,同样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国家资本的管理者,只要他想,他就能,运用自己控制资本的权利,实现权钱交易,很快就富起来。国有资产资本化,实质就是国有资产私有化,用变卖的形式实现私有化。全部私有化,交易自由化,就是实施自由竞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发展路线。没有行政手段的控制调节,必然两极分化加大,最终的结果就是社会动乱,不管你是贫是富,都不得安宁

把国有资产变成资本进行管理和经营,是创新,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通常都需要有个发展过程。由管实物到管资本,由管实体到管金融,这是个的变革,驾驭质的变革不但需要深刻的理论指导,还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探索与校正。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必须先进行试点、试验、试行,再逐步推广,扩大实施范围与水平。

 

用科学的态度追求真理创造人生的高价值

任何理论分析预测的结果,都不能由讨论、辩论、争论做结论,由事态变化进程的客观实际做结论学术问题,重要的不是得到多少人和权威的赞同,重要的是内容中的科技与真理含量有多少。千秋是非功过,只能由人民评说,优胜劣汰发展,只能由历史选择

解放思想是前提,识别是非是关键,万世全局谋发展,科学实践作保障,权衡价值做选择,和谐发展是方向。信仰理想聚人心,文化融合靠真理

远见卓识成就千秋伟业真知灼见创立不朽功勋雄才大略塑造盖世英豪,信仰理想造就全新人类

认识的深化、提高、扩展没有止境,否定的意见会促进肯定的意见深化、提高、完善,质疑与批评会促进思想进步、发展真理。请质疑、批评、赐教,欢迎参与交流、探讨、研究、传播

 

 

作者:张德文 

本人是退休教师,教过从初中一年级到本科二年级的多门基础文化课,做过教学箮理、教学研究工作,退休后从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谐文化研究。在价值中国网上有实名制博客。

联系电话18911331527。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