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闯祸’的杠杆”分论坛上,“国家牛市”的说法遭到了包括两位原证监会副主席李剑阁、高西庆在内的博鳌党们的批判。
而针对李剑阁、高西庆两位原证监会副主席的发声,市场上也传来了对李剑阁、高西庆批评的声音。如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就挺身而出:“国家牛何罪之有?”原央视特约财经评论员李几招同样表示,“去年股市暴跌责任在于去杠杆,而给股市加杠杆并没有错”。
营造“国家牛市”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其在给市场带来赚钱效应,实现投资者利益的同时,还可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美国股市2009年3月以来的牛市就是一轮成功的“国家牛市”,它帮助美国政府化解了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回暖。可以说,美国的这轮“国家牛市”为中国股市做出了表率。
然而,鉴于当前A股市场尚不成熟及股市制度亟待完善,还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通过人工启动“国家牛市”来带动经济回升的模式。
一方面,A股市场的估值偏高的问题长期存在。虽然A股市场长期处于“牛短熊长”的低迷状态,但A股的股票估值整体并不低。如上轮牛市启动之前,以2014年6月30日的数据为例,虽然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但中小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33.5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更是达到了59倍以上。在这样高估值情况下营造的“国家牛市”,很容易造成股市泡沫。
另一方面,A股市场投机性太强,营造“国家牛市”,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回归。像美国这样成熟国家的股市,投资者每年享受上市公司股息分红,奉行长期投资理念,所以筹码集中且较稳固。而在中国,能每年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廖廖无几,投资者只能通过投机来赚取股票价差,这样使股市的泡沫更是膨胀到无以复加。如全通教育(300359,股吧)、安硕信息(300380,股吧)的股价都被炒高到400元以上。在这种投机炒作的气氛中,很容易引发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进而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就撰文指出,希望发生在300年前法国为解决财政危机而设立公司发行股票,通过刺激股市来募集资金偿还政府债务,而营造出全球历史上第一次“国家牛市”,却引起了市场疯狂的投机,以至于当时整个法国陷入了混乱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能够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发生在300年前法国的情景,在今天的中国A股市场依然可以找到类似的场景,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姓名: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