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4月11日,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在日本广岛闭幕,会议发表了一份《海洋安保声明》,对东海和南海局势指手画脚,虽然没有点名指责中国,但明显是针对中国。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以及其他6国的驻华公使表达不满,向他们转达了一份“正式抗议书”。
同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公开表示,反对G7集团外长会议声明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南海问题应由南海地区相关国家在国际法框架下通过谈判解决。
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模糊不清,拉夫罗夫如此表态还是第一次。据《凤凰卫视》12日晨早播报,王毅将于后天到访莫斯科。联系到前不久王毅刚刚到访过莫斯科,与俄罗斯外长共同在记者会上表达了对美国执意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系统的不满和坚决反对。记者会后,普京破例会见了王毅。此前,习近平出访捷克、出席华盛顿核峰会之前破例会见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
对近期中俄两国频繁的外交接触,这是否意味着双方正在酝酿一个事关战略合作超乎寻常的大动作?如果是,并且是谈“战略结盟”问题,笔者认为,先从联手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做起,下一步在南海问题上联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此,特将三年前的一篇国际述评稍作修改后拿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
——解决朝鲜半岛困局的方案和出路
何其行
【摘要】这是一篇写于2013年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的国际时评,至此前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已经三年过去了。这三年里我们看到,朝核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而且局势更加复杂,紧张进一步加剧。正如这篇文章三年前所说:“硬性要求和硬性反弹轮替发生,负能量持续积蓄,迟早迟晚会突破战争的临界点,战争一旦爆发,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任何人都难以预料,这不能不使人忧虑。”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相关各国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作者不得不再次重发这篇文章,只做了一些小的修改,希望有关方面进行研究,拿出办法、意志和决心。
朝鲜半岛问题由来已久。对于朝鲜这样一个小国来说,不仅有近代被日本占领的屈辱历史,也有在苏联解体、中韩建交后被孤立的现实感受,又有美日、美韩军事同盟持续强大的军事压力,加之自己很难放弃业已成型的政治体制,像困兽一样摆出决死一战的架式在所难免。这种心境西方霸权主义者认为是“不可理喻”的,而且还想利用这种心境作为噱头在东亚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军事扩张,这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尖锐化。这个霸权国家给予韩日明确无误的核保护,而朝鲜没有任何核大国明确表示给予核保护,包括他的旧日盟友在内。事实反复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试图说服或是强迫坚持多年金体制的朝鲜放弃核试验都是徒劳无益的,换来的只能是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升级。其结果是,硬性要求和硬性反弹轮替发生,负能量持续积蓄,迟早迟晚会突破战争的临界点,战争一旦爆发,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任何人都难以预料,这不能不使人忧虑。
2013年3月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杨外长在两会答记者问中说的很清楚:“中方始终认为,制裁不是安理会行动的目的,也不是解决有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标本兼治,通过对话协商全面均衡解决各方关切,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在六方会谈框架名存实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利用这个框架与各参与国一起协商发起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的倡议——这就是从紧盯朝鲜弃核的僵硬做法向地区集体安全合作组织的方向做出调整和转变。
“东北亚安全组织”(Security Organization of Northeast Asian -- 可以简称“SONEA”)顾名思义,其性质是区域性的安全保障组织,其宗旨是“共同遵守各成员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当一国受到侵犯时其他成员国有协同保卫的义务”、“组织内核大国为无核成员国提供核保护以换取半岛无核化”以及“自愿参加”等原则。大原则下含有“以核大国的核保护换取朝鲜的核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取消联合国的制裁决议和全面帮助朝鲜进行自主的经济改革”等方向性政策。由于该区域相关一些国家之间存在多年的不信任甚至敌对,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在无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最后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可能性基于以下几点:
1. 中俄两大国都真诚希望朝鲜半岛局势长期和平与稳定;
2. 韩日尽管有美国撑腰,但也是担心一场战争会对自己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韩国,要承担与朝鲜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的风险,更不愿意看到局势失控;
3. 美国在2004年曾经提出过“将六方会谈框架向‘东北亚安全组织’转变”的构想,俄罗斯也在2007年提出过类似这一构想的“朝鲜半岛一揽子解决方案”。遗憾的是,这些构想和方案皆因“朝鲜先弃核”为条件而告吹;
4. 朝鲜的根本要求是相关大国给予安全保障和经济支持并且以体面的方式得到这些保障,只不过是用核试验代替说话而已,“东北亚安全组织”的倡议正好满足朝鲜的这些要求。
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将预示着,现在要以先给予朝鲜核保护代替过去的一切以朝鲜先弃核为先决条件的旧思维。
如果中国愿意担当第一发起国的角色,需要尽快着手起草构想和实施方案,可以公开透明地与俄、美、朝、韩、日进行磋商。其中,俄、美、朝的态度是关键。如果这三国赞成,韩、日不在话下。如果美国仍然抱着冷战思维,就会反对甚至阻挠这一构想。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能不能同朝鲜率先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中俄两大国的态度和决心将成为关键。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中、俄、朝三国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最担心的后果是同美国形成新的冷战和军事对峙局面。其实,中俄两国联合起来的战略和战术军事实力与美国完全可以形成均势,这种局面正如基辛格所言,军事力量均势所形成的全球或地区格局是稳定的和平结构。
其次,中俄要帮助朝鲜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就目前中俄两大国的实力,满足2400万人口的朝鲜对能源和粮食的缺口是不在话下的,进一步帮助朝鲜建立工农业和能源基础设施也完全有这个能力。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朝鲜经济一旦活跃起来,这个市场和出海口也会使中俄受益。如果中俄两大国始终坚持“从根本上给予朝鲜安全保障”的主张并以此为主线开展外交活动,就不会出现持续数年“绕来绕去兜圈子、可怜无补费精神”徒劳无益的空谈局面,局势也绝不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但是,这一点反过来证明时至今日重拾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构想是值得考虑的,只是需要有人带头提出这一主张、坚持这一主张并以顽强的意志将构想付诸实现。
从另一角度看,在提出和就这一倡议进行磋商的过程中,也是转移、抑制和平息各方当前浮躁心理的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将使一些国家从一味地、不切实际地迫使朝鲜当方面弃核转向以彻底解决和“标本兼治”为中心的磋商轨道上来,即使有人反对和阻挠,也说明这一构想触及到这些人的神经。只要中国打破不结盟的传统观念,只要中国同俄罗斯和朝鲜先行达成共识,就不必担心美国的反应。中国针对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相关国家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今天十分危险的东北亚局势最需要中国站出来的时刻,相信我国政府会有勇气和智慧提出成立“东北亚安全组织”的倡议。
当前,美国不顾中俄两大国的反对执意要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系统,这为中俄下决心联手解决朝核问题提供了时机。这一问题解决的好,朝鲜将从中国的包袱恢复为中俄的战略盟友,中俄不仅有了抗衡美国萨德系统的抓手,两大国还可以腾出手来进一步在南海、中东以及北约东扩问题上合作。这种战略上的相互支持和支撑是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实质性体现,将为世界新格局的出现带来曙光。
中国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在《次谦之韵》一诗中有“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的名句。面对半岛战争一触即发,呼吁相关各国政要都要拿出豁达的胸怀,将精力集中到从根本上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思路上来,再继续空谈下去,局势只能更加危险。
原文写于2013.4.6,登载于《战略网》,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
参考资料:
1. 《东南亚国家联盟曼谷宣言》1967年8月8日
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1年6月15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61年7月11日
4.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资料)
5. 《六方会谈》资料(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资料)
6. 《朝鲜半岛核问题大事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资料)
7. 《朝美核框架协议》(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资料)
8. 《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实质》(论文,作者不详)
9. 《论美国的朝鲜半岛战略及其影响》朱元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硕士论文,2012
10.《中国外交资料》(新华网)
11.《四月网2013年3月6日对话传奇学者郑已烈:朝鲜废止停战协定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