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生命危险来上学政府的回答要讲理


冒着生命危险来上学政府的回答要讲理
李华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媒体近日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入新址后,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个别学生甚至罹患淋巴癌。常州市有关部门昨天对此作出回应,称学校空气质量达标,附近原化工企业没有发现大规模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据悉,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已经介入调查,教育部也对学校污染问题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2016-04-19 07:22:00 来源:央广网
 
  常州市政府昨天发出的情况说明中,多次用“达标”,来描述校园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监测指标,而把部分学生身体出现异常的原因,归咎于附近化工企业原址的修复调整工程施工操作不当,称“2015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那么谁该为学生集体“中毒”负责呢?
 
    该校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说,学校从去年9月搬到新址,12月开始,集中出现了学生的不良反应。“搬过去后,很多孩子出现头上有红疹,脱皮,鼻塞、咳嗽、流鼻血等状况。接孩子时都是下午四五点,飘过来的那种味道,恶臭,特别浓。”
 
    多位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去在常州、无锡、南京、上海等地体检,并自发做了一份统计表,显示641名学生中,体检异常人数为493人,占比76.9%。而“异常”的项目包括“甲状腺结节”262例、“淋巴肿大或结节”194例、“血液其他指标异常”90例等。
 
   记者获悉的一份新北区环保局出具的该修复工程的环评报告显示,“三家化工企业长期从事农药原药及制剂、农药中间体、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使用大量有毒有害化工原料,部分化工原料及其中间产品具有高毒或致癌性。场地调查结果表明,原常隆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确实污染严重,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报告提到,“该地块原有遗留的工业固废约3475t”。
 
  昨天公布的一份来自常州市卫计委的数据,显示全市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检查指标异常仅有133人,比例占约22%。
 
  部分家长对这一数据并不认可,他们表示在统计数据无法体现的还有:红疹、脱皮、鼻塞、咳嗽、流鼻血、头疼、嗜睡、食欲下降等异常症状。
 
   常外新北校区新建工程项目的环评报告里,第33页明确指出,“常隆(华达、常宇)地块开展场地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市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高级中学)如果在原常隆地块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原常隆地块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白纸黑字的环评报告,最终成为决策的点缀,而并未引起重视。多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简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上学,但常州市昨天的回复中,区政府、学校、教育、卫生、规划、环保等多部门,依法依程序履行着自己职责,没有一个部门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对于此前某媒体的曝光,常外一位校领导4月17日向家长这样回复“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梳理整个过程,自相矛盾的说法有,承认存在污染会对学生尝试影响的说法也是白纸黑字。可是竟然会有种说法媒体所说的也并非是真理,也就不得不让人会产生诘问,那就是既然是存在土壤污染的情况,再纠缠究竟是多少人体检有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从统计数字上纠缠的事情了。而土壤污染的确是存在既然是事实,那么是谁决定了在此地建校,以及土壤是采用什么样的修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是及时和有效的,才是需要予以说明的,而不是现在的各种推诿。
 
   谁能够站出来给个明确负责的说法,而并非是说媒体所说的就是真理,这样的推理的确是很让人不解的,而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在面对这些检查出来问题的学生,是否与污染有关,以及如何处理善后,这才是民生政府的样子。而不能是这样的用扯皮的方式就让孩子们再受损害才是关键,冒着生命危险来上学毕竟是必须制止和扭转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