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扮成格言的格言


当心扮成格言的格言
喻建国
读到一段小文:“嘴不饶人心必善,心不饶人嘴必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迷奸,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不禁让我想起早年曾经填过的一阕调寄《苏幕遮》的《善恶总报》:“善行歌,人普颂,有利他人,自己常独乐。大度宽容映和谐,细润摩擦,尽去愁怨结。寿长生,行渐趋,报应登辙,账面清晰刻。善恶无一能混扯,善报平安,恶送天天涩。”
嘴不饶人心未必善,嘴不饶人就是某人的吐言没有一句是能够饶恕别人的,试想这样的人怎么会善。揪住人家的缺点不放,批评个没完,骂个没完,还能说是对别人善吗。善者容人,也就是能够饶人。不管用什么形式不饶人,既然不饶人了,就难以明示容人,也就很难说是善者了。既非善者又何来善心。
心不饶人者自非一定是善者,极易行恶。嘴甜,说的话别人听来觉得舒服。经常说话让人觉得舒服的人有可能是善者,也有可能是恶者。心不饶人者多非善者,其嘴不一定甜,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甜的,因此“心不饶人嘴必甜”不成立。
嘴甜之人可能是善者,也可能是恶者,善者不可能藏迷奸,唯恶者可能藏迷奸,由此看来嘴甜之人藏迷奸未必一定。心善之人敢直言倒是可能的,为善直言这倒是常有之事。
抬杠,为人设阻,为人添乱。经常为人设阻者以及经常为人添乱者被人认定为鬼,这是对这种人的一种讨厌。宁交一帮抬杠的鬼的人,其心胸定必开阔,不过也显何必,毕竟一经抬杠,肯定会增加很多困难。一般情况下宁交一帮抬杠的鬼的人是不多的。不结一群嘴甜的贼则是肯定的,是贼了,干嘛再去结交。只是嘴甜者未必一定是贼,这一点是需要搞清楚的,否则嘴甜者悉被赶走,就只能听到恶言相向了。嘴甜的贼不能交,最甜的善者要善交。
听人言,要善于分析,不能把扮成格言的东西视作真正的格言,否则就上当了。善恶无一能混扯,善报平安,恶送天天涩。善与恶绝对扯不到一块儿,凡是妄图将其扯在一块儿的勾当都非善举。善举必报平安,恶行只能是天天送来涩难。扮成格言的东西本身就成为了一件涩品,涩是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因不滑润而梗噎,便成涩噫,让人觉得不顺利不滑润就显出涩巴巴,若是脉动不顺利,虚细而迟,便成涩脉,实乃大病之源。涩品就是带给人涩巴巴感觉的东西,就是造成人的脉动虚细而迟的东西。
我想把读到的那段小文改一下:“嘴不饶人心非善,心不饶人嘴难辨,心善之人言可善,嘴甜之人该揣摩,抬杠的鬼毋需交,嘴甜的贼避远之。”嘴不饶人的人,心地很难为善者;心不饶人的人很难从其发言而窥之,心善的人说话总含善,遇到嘴甜的人听过欣喜,但切莫被灌迷糊汤。抬杠的人绝对不需要结交,最甜的贼避而远之。报应登辙,账面清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