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是城市规划不可忽视的元素
色彩是城市的霓裳。谈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魅力无限的厦门;说起黄绿色的琉璃瓦、古朴灰色的四合院,厚重大气的北京肯定会立刻浮现在脑海中。
这就是城市色彩的作用。
城市色彩是城市品牌的有机元素,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主要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以及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
在国外,城市色彩规划早已有之,专家将色彩称为城市的“第一视觉”。科学有序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使很多国外城市个性鲜明、赏心悦目。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为这些城市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城市蔓延起来。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就要积极开展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城市色彩的效能体现
城市色彩影响人居质量。一个有品质的生活,需要有一个有魅力的生活环境,而色彩恰恰是展示这种魅力的关键要素。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心理感受。同时,城市色彩又是城市美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城市色彩凸显城市形象。城市色彩和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人长相和肤色、气色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色彩设计体系的合理规划,对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有重要的协调作用,能够塑造、美化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色彩展现城市特色。城市色彩具有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特殊功能,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城市性格的一种符号。
城市色彩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的品位体现在很多方面,而最直观的就是城市的色彩。一个有品位的城市必然以和谐漂亮的色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给人以视觉享受。
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色彩规划强调整体和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二是指人工色与人工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城市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小品、绿地、花卉等等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城市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处理好人工装饰色彩之间、人工装饰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单体内部、单体与环境的色彩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同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最终目的都应该更加适合人的居住,所以在整个城市色彩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色彩规划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美观的人居环境,杜绝不考虑人性、张扬夸大、色调刺激的色彩环境,损害市民的身心健康。应关注人性和人的视觉心理,同时利用人的色彩视觉特点,如色彩的错觉、进退感等,来丰富城市色彩效果和造型层次。
另外,城市色彩还要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城市色彩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必须考虑色彩的地方性,顺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尊重人们的色彩喜好传统,注重本地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气候特点,用色彩来体现城市的风格和文化气质。
最后,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功能区分。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功能在空间发生着巨大变化,不同的功能区承载着不同的景观色彩和活动内容,也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气氛。
比如,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区别。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富于动感,烘托出商业的活力与生机;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安静,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宁静温馨的色彩氛围;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自然、和谐、悦目。
总之,城市色彩规划要立足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注重城市色彩整体的和谐性,充分发挥环境优化的功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