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江苏某中学高三学生王某的作品涉嫌抄袭,其作文《闪电》抄袭他人作品《未完成的肖像》,同时,其入围作文《琥珀回家》抄袭他人已发表作品《琥珀铅华》和另一人作品《aph·百年孤独》。
在文学界和学术界,抄袭的例子不胜枚举,最为人知的莫过于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虽然最后郭敬明败诉,但以其拒不道歉和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收尾,似乎在宣示着抄袭者的前仆后继。后来出现的的天才少女姚牧云不但抄袭一般作者的作品,甚至连白先勇、杜拉斯的文章也敢抄袭,可谓胆大妄为。
自从有了互联网,现成的电子文本给抄袭者创造了巨大的便利,他们只要复制一下,稍稍改头换面,就可以变成自己的文章,可谓名利双收。
现在的作家几乎没有不被抄袭的,就拿笔者来说,被抄袭的文章就不下十几篇,而一些熟悉的文友,隔三差五就有文章被抄袭的消息,而且又丝毫没有办法,只能自认倒霉。据说广西有个村落,有些人专以抄袭为生,每月的稿费就有上万元之多,他们也不怕举报和封杀,采取打游击的战术,一旦暴露就换一个名字,稿费照样拿,可谓防不胜防。
回到这位江苏的高三学生,一定是暂时糊涂了头脑。他本想以这次大赛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特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事实成立,别说清华大学,就是其他的学校再招收他时也会考虑一下,毕竟有前科啊。
对于抄袭,要想制止,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即便是用法律的手段也不一定消除,这里面除了教育,便是自律,但是仅仅这些又完全不够。
一个也许很优秀的学生就这样成为万众瞩目之人,不管结果如何,我想都够他喝一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