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产能、资金、技术、工程劳务走出国门。“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举措,为能源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家专注于能源与环境领域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在服务大型能源央企的过程中,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国际业务团队也跟随中国能源企业海外“征战”的步伐走入世界各地,为一桩桩海外“联姻”的顺利进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阳光所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为“走出去”项目服务的团队,团队的领路人就是国际业务总监朱宏文律师。
2015年6月25日,《亚洲法律杂志》(ALB)主办的“2015In-House Legal Summit”(ALB企业法律顾问峰会)在上海威斯汀大酒店举行,阳光所国际业务总监朱宏文律师代表阳光所参加了此次峰会,并受邀做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资企业海外经营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发言。9月19日,朱宏文律师应邀出席2015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就“‘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法律风险防控”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015年以来,朱宏文律师应邀在业内和客户中做了多次关于“一带一路”法律风险防控的精彩分享,每一次都凭借其丰富的实务案例和缜密的分析讲解,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发表的同主题文章也被多家刊物和网络微信平台转载,引来一片点赞。
当问及朱宏文律师作为阳光所国际业务部的带头人,过去一年多以来,“一带一路”战略为能源企业客户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的时候,她颇有兴致地说道:“也许你会看到一些质疑,但我个人非常欢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包括能源企业‘走出去’长则也有几十年了,最近几年更是形成‘走出去’的热潮,但总体上比较被动、盲目、分散,国家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没有实现能源布局和储备的战略意义,很多企业连投资都无法收回。‘一带一路’是国家谋定而后动,集中资源支持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给能源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譬如能源开发合作,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2015年我们服务的境外能源项目更加集中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商务部最新数据也印证了朱宏文律师的以上感受,2015年一季度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5.6亿美元,前4个月海外工程承包新合同额34.5%来自“一带一路”国家。
“但同时,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朱宏文律师话锋一转说道:“‘一带一路’是一个整体的战略构想,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成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重点区域风险水平较高,‘一带一路’战略引起国际市场的关注,要求企业在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更需关注一些特殊的风险因素,做到未雨绸缪。”谈及国际业务团队是如何做好新常态下“走出去”的法律服务准备的,朱宏文律师则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话:十年磨一剑。
在阳光所,朱宏文律师是“快速反应、审慎尽责、团队合作”12字执业准则的“代言人”,她多次获得阳光年度“十佳人物”称号,在2015年,阳光20周年时再度获得“十佳人物”,并被授予“12年如一日的朱宏文12字执业准则”的荣誉。她把这种执业准则不偏不倚地带到国际业务团队,团队服务“走出去”17年,铸造了以国际EPC总承包、境外BOT/PPP投资、境外M&A并购、能源项目争议解决法律服务为代表的“金砖产品”,精心编制业务指引和流程,按阳光项目管理指南统筹境外项目法律服务,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业绩。正是这些年的“精打细磨”,奠定了国际业务团队现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时的自信。阳光所客户总监孙晓洁教授介绍说,国际业务团队现在服务的境外项目一半以上都是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竞标获得的,其中不乏“魔力圈”的知名律所。
在团队成员的眼里,朱宏文律师是“完美主义者”。提交给她的文件,任何问题都难逃她的“火眼金睛”,只要还有改进的空间,她都会耐心指导,一遍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在客户眼里,她专业细致、勤勉敬业,尤其是她诚恳实在、善于换位思考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具吸引力。当然,任何时候她都会坚持律师的“本位”,在法律底线和大是大非面前,客户也常见识到她“柔中带刚”的坚持。她可以为了第二天如何解决一个谈判分歧而拿着3个方案提前跟客户讨论;为了让客户在国外即时得到她的意见反馈,她可以在回家的途中直接把车停在马路边发邮件;甚至有一次在办公室专心致志准备文件以至于忘了去接8岁的儿子,结果孩子自己冒着小雨步行30分钟找到了办公室……有付出就会有回报,2013年,朱宏文律师被《亚洲法律杂志》(ALB)评选为“客户最青睐的20位中国顶级律师”,入选理由是她的“专业水准”、“快速反应”、“良好态度”和“对客户始终如一的关怀”,而这对于她,也是实至名归。
在谈判对手眼里,朱宏文律师是一位“不好对付”但又令人尊重的对手。她经历谈判无数,根据团队成员介绍,许多时候对方一开始很容易低估她这位谈判对手,因为她看起来平和近人,非常低调。但接触下来会发现她真的“不好对付”,对于坚持的主张,逻辑缜密,疏而不漏,不仅从法律、商务上找突破口,还从能源项目的运作特点上找突破口,而且往往事先把条款拟妥,一切准备就绪,对方也不得不顺着她的思路去讨论了……但她决不是谈判场上的“Ms No”(总是说“不”的人),据说在土耳其EMBA股权收购项目中,交易对方就多次反馈说对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不会急于否决别人的主张,会耐心倾听和理解,对方确实有道理时,她也会适当跟客户讨论,并很快提出解决双方分歧的建议。大型谈判到最后双方往往都非常疲惫,有时还要赶时间签署,这时候她还总力求保持沉着冷静,仔细地校核签署的文本,即使本该属于对方应发现提出的问题,她也会本着专业精神予以提示和纠正。正是如此,她赢得了谈判对手的称赞和尊重。
面对以往的成绩,朱宏文律师报以淡淡的微笑,“客户给予了我个人和团队很大的信任和支持,‘一带一路’背景下客户‘走出去’也非常需要我们,我们应该更好地承担起这份责任,继续提高团队整体服务能力,继续打造我们的业务产品,抓住‘一带一路’的热点和具体项目服务过程中客户的‘痛点’,为客户保驾护航。房地产律师www.gaopanlawy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