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纪事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场骤雨浣洗之后,迎来一位老人100+1的诞辰。

       很有幸,16年前我融入了这个家庭。这个百岁老人,也是我的爷爷,他历经沧桑,老来得福;虽然岁月风尘,记忆减褪,可是那些百年积淀,潜移默化的精神却浇灌和滋养了这个大家庭。四世同堂,最大的曾孙已经26岁了,一个拥有四五十口的家庭却依然和睦而向上,我觉得,首先要得益于爷爷这个精神领袖。

百岁书法

       记得与妻子相识后,即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第一次回家。那时候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然而身体仍然很健康,也很健谈,拉着我坐在他的屋子里面说个不停。只是当时我还算是一个“新”女婿,省东的好些方言,我听得不太真切,好在爷爷很有耐心,俩人说得还是非常投机。在我的感觉里,爷爷是一个见过场面,待人有道,很懂得分寸的老者。每次我们要离开家前,他总是要搬起椅子坐在门口,一直等到我们告别离开。 

       

“心尖尖”的陪伴

       那时候爷爷的身体还很好,2000年我们刚结婚 不久,三爸接他到西安小住的时候还顺道送爷爷来我们的小家看了一下。我们家在一楼,老人倒是不费多少体力。我和妻子都劝说爷爷在这儿住几天,他却执意不肯。虽然说妻子是爷爷最大的孙女,也是被公认的爷爷的“心尖尖”,然而在老人的心里礼数却分得很清,有儿子在,怎么能麻烦孙女?失望归失望,但爷爷那做事丝毫不含糊的风格却深深烙在我心。

 

五福同“寿”

      爷爷走后,妻子告诉我一件事。原来第一次我去她家时,刚好给老丈人同村一个要好的朋友看见了,就说你这个准女婿个子到是挺高,就是长得难看了些。这话也不知怎么地让爷爷知道了,老人家竟气得按捺不住火气,提起拐棍就要去寻事,说是人家小伙长得不好,他就长得好了?看他那个样子。最后一家人好说歹说,才把老人劝住。但是后来再碰到那人,就一反原来待人热情有礼的常态,竟然不闻不问。说完此事,妻子自顾自笑个不停,就我那叔也是心直口快,说的也是实话,没想到却招了老爷子的嫌。我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许我真的和老爷子投缘吧。再说了八十高龄,能喜见孙女良缘,老人哪能不高兴呢?

       因为相对路较远,原来我们每年回去的次数比较少。每次回家,跟爷爷在一块絮叨的时间倒是相对多一些。这主要是老丈人平时还要忙活许多包括地里的事情,除了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总是不让我帮忙,所以反倒是跟老人在一块时间多。老人也每次看见我无聊的时候招呼和他一块说话,总是要问我家的状况,也常常说起他的这些儿女们。那时候其实老人对在外的儿女们究竟做什么已经不分辨很清楚,但对于他们的为人个性却能了然于胸。

 

       家里人回来,也都喜欢拉上爷爷一块儿打打麻将,凑凑热闹。而我的天性里面,在这一方面就是个短板,所以常常只有围观的份儿。爷爷的身体一向很好,这与他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家里儿女们的息心照顾有关。95岁 的时候,老人还在西安来过了一回生日,再往后,基本都是在本地过的生日,尤其到了接近百岁的时候。明显感觉记忆减褪。而这个时候全家围坐打上个把小时的麻将,就成了陪伴和生活的主要乐趣。所以有机会,我也会加入麻将战团,虽然有些拙手笨脚,但看到爷爷在打麻将时那种神采焕然,妙趣横生,仿佛又重新回到八十多岁的时光,也感觉到一种享受。

 乐趣与快乐

       去年百岁大寿前,爷爷突然患病住院,也是他人生第一次住院。也许真如妻子所说,爷爷内心其实也有一些对岁月的敬畏:都活了一百岁了,我还有什么可求的?一百岁过后,就要开始一场新的人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所以爷爷也几乎在那几天分不清身边的所有人,甚至于与他朝夕相处的儿子们。生日过后,看着布置一新的屋子,他竟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非要闹着回老家华阴去。那段时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很揪心,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本是一种很平常的心情,然而对于一个百岁老人,又意味这什么?

      好在爷爷兑现了他的承诺,越过一百岁,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今年5月22日,一大家子人齐聚一堂,庆祝爷爷100+1的寿诞。被一群子孙包围在中间,爷爷已经超越了岁月对于生命的极限,对于子孙们而言,他就是这个家庭的精神领袖,一个向生命极限挑战的老人,一个用自己良好素养蕴育子孙,奠定家庭家风的长者,虽然在他的世界里,有时会分不不清你是谁,可是他所给予我们的,却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