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房地产纠纷律师气场就在
心在哪里,哪里便是归处;
心在哪里,气场便在哪里。
——李岑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是王阳明最著名的其中一句话。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很多房地产纠纷律师律师困惑于自己的气场弱小,说,某某律师谈案子气场好大啊,当事人不来都不行。
那么什么是气场?
百度百科说:气场是对人散发的隐形能量的描述,它是人能把握到的自然规律的多少。
我也无法定义气场是什么,但是,不管气场是什么,气场与一个人对人对事的用心、用情、专业技术、把控全局等的综合能力和因素有关。是一个人身、心、意、技等综合能量的表征。
心在,感情就在;感情在,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心灵流动便在。
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沟通?为何有人说的话干巴巴的,没有生气。而有人说的话却如暖阳明媚,如沐春风?其中,说话的人有没有用感情说话,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有感情?其实很简单,唯两个字,用心!
当一个人用心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他便很容易捕捉到对方真实的心理困境,真实的心理意图,以及对方语言背后的动机和出发点。然后,所回应的话便是直指对方内心的语言,令对方,接下来所有的交流便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心在,方法就在;方法在,问题就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当事人就心服了。
我总认为,没有方法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用心。
律师是一群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基本的知识结构有了,解决问题所具备的知识就有了。即使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难题,只要一颗解决问题的心,一切便自然会解决。当今社会,网络如此发达,知识如此丰富,高人如此之多,信息如此之快速传播,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我们心在的时候,积极主动性就一定在。问题自然而然就能够解决。问题解决了,当事人自然就心服了。当事人心服了,你的气场也就强大了。
心在,尊重就在。尊重他人,亦受他人尊重。
王阳明有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心在的时候,自然会发现所有人的长处,尊重之情自然而生。尊重他人,你的举手投足便具有了一种亲和力、向心力。尊重他人,他人自然也会尊重你。和谐的气场流动在空气中。一切皆美。
心在,谦虚就在。高水平做事,低姿态为人,具有折服的力量。
再博学的人,也有不懂的时候,也有不懂的东西。当我们心在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事物并非我们能够完全掌控,我们需要求助到很多人,甚至求助到当事人。很 多当事人,只是某一个专业问题需要求助我们,其他知识可能远远优于我们律师。所以,面对当事人,依然要谦虚,要谨慎。谦虚的人,众人助之。
我们很多时候会忽略一个问题,以为来求助我们的人其中一件事没有做好,就是没有水平。其实不然,很多人综合来看,比我们优秀多了。很多企业家,走过的 路,跨过的桥,比我们律师一帆风顺的人生,不知丰富和坎坷多少倍。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把握也要深厚的多。即便我们认为他们某一件事没有处理好,我们也要看 到,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没有水平,而是我们没有处在他们事件当时当地复杂的环境和情势之下。也许,把我们放之彼时彼地,我们远不如他们。
所以,当我们面对当事人的时候,要用高度专业的技能,用一颗谦虚的心,高水平做事,低姿态做人,气场自然而然便产生了。
心在,就能把控全局。把控了全局,我们的气场自见。
心在,全局就在,全局的每一事、每一人,我们都会关注到。我们就能够观全局,找定位,在合适的位置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就能够把握全局。
在把握全局方面,在我遇到的人中,有一个小姑娘的见解令我刮目相看。
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几方人士,大部分是没有见过面的,一起参加一个商业模式的交流会。会上每个人的身份不同,每个人的定位不同,自然每个人的角色也是不 同的。但是,如何能够综观全局,找准自己的定位,让自己适度表现,既把自己恰到好处地展示出去,又不惹其他人厌烦,是一个高难度的事情。
交流活动后,我留下两个人评判和总结此次交流活动。其中一个小姑娘说道:这样的交流活动,每一个人应注意自己和周国环境的和谐性,表现自己的同时,兼顾环境的接纳程度。
当时,我由衷地向她竖了大拇指。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都会忽略这个问题。不知道自己这个个体,与当下的环境,要达到和谐一致,才能真正达到我们自己想到的气场。要么过度表现,要么完全不表现,都会过犹不及。
其实,把控全局并非只是主人或者主持人的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把控全局,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该担当时则担当,该退隐时且退隐,需张扬时则张扬,需矜持时亦矜持。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握全局。
把控了全局,我们的气场自见。
总之,在我们每时每刻与人的相处中,每天每次为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历练中,如果我们既能够帮别人解决问题,又能够让别人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看到 我们人格的魅力,从而心生敬意,心怀感念,欣赏我们、学习我们。那么,我们自然就有了气场,我们的气场自然就散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有古诗曰: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心的境界有多高,人生的境界就有多高。心在,气场就一定在。
行走是一种修行,思考是一种修行,记录也是一种修行。
——李岑岩www.gaopanlawy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