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网络安全年会26日在四川成都落幕,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会上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但2016年仍有一些热点问题值得关注。
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网络诈骗和勒索
《2015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2015年发生多起因网购订单信息泄露引发的退款诈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遭泄露的收件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用户购物信息,向用户发送虚假退款操作信息,迷惑性很强,造成财产损失。由于许多网民习惯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账号密码,个人隐私信息容易被“撞库”等黑客行为窃取。
此外,2015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多次接到网民投诉苹果手机被锁遭敲诈勒索事件。据查,此类事件大多因用户个人隐私泄露,攻击者利用用户账户密码等信息结合苹果手机的防遗失功能,对用户进行锁机勒索。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副主任严寒冰表示,鉴于2015年已发生多起精准网络诈骗和敲诈勒索事件,预计2016年此类事件更多。黑客将大量制作伪装成正常应用的恶意程序,通过钓鱼短信、小型网站、社交平台等渠道散播,欺骗用户安装并窃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精准网络诈骗。
2015年,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2016年网络安全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将有更多高级持续性攻击(APT)事件曝光,云平台和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是关注重点,行业合作和国际合作需求继续加强,物联网智能设备将面临更多网络安全威胁,精准网络诈骗和敲诈勒索行为将更加猖獗。
对抗赛现场:漏洞电脑“分分钟”被攻破
有漏洞的机器有多么容易被攻破?记者在2016中国网络安全技术对抗赛现场体验到了。该对抗赛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举办的。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开赛后,“分分钟”就有战队因为攻破其他队伍的电脑而得分,之后各大战队你来我往、你攻我防,赛场上激扬的键盘声既是冲锋的呐喊声,又是伴奏的背景乐,可谓“没有硝烟的战场”。
本届大赛最后确定来自全国各地的38支队伍共115名队员参加。经过一天的激烈对决,6支优秀的队伍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当天还举行了以《黑客入侵案例重现分析与业务保障对策沙盘演练》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培训。
今年将有第一个网络空间安全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吴建平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15年下发文件,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吴建平说,网络空间安全包括四大方面: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密码学及应用。
据吴建平介绍,美国有关部门委托卡耐基梅隆大学设立了“信息安全保障教育和学术交流中心”,建立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教育体系。同时,目前国际上约60所大学可授予网络空间安全的硕士学位,包括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南加州大学、新泽西理工等名校。
吴建平透露,我国将加强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今年国内大学中很可能会出现第一个网络空间安全的博士。(北京参考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6年5月27日北京参考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