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餐饮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赚得盆满钵盈,有的却门可罗雀苦苦支撑?
餐饮企业运营的思维模式主导着企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餐饮行业是“思维决定成败”。
简 单 思 维
顾名思义就是做小餐饮一定要简单:人简单、产品简单、投资简单、装修简单、管理简单、培训简单、宣传简单、合作简单。
简单就是小,小即是大。简单才能做到极致;简单便于传播和记忆;简单才能更好的与人合作;简单才能成就未来。
做到简单其实很难,特别是人要简单。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简单的人做事,成本是最低的,与简单的人合作,分红是最高的。
如果团队人员不简单,人际关系复杂,就会造成企业的沟通成本大、执行成本大,企业内耗,做事抓不住本质。
简单,要做到成本聚焦,聚焦才能发力。
成本应聚焦在单店,而单店的成本应该聚焦在产品上。做餐饮的产品是我们的核心,一切应回归到产品本身。
在开店过程中,应砍掉不必要的开支和成本,如过高的装修费、广告费、培训费,把钱集中用在产品上,不断提升品质。
老百姓思维
做小餐饮,要植根于老百姓:我们经营要切入老百姓的需求,用老百姓的语言,符合老百姓的口味、老百姓的习惯和老百姓的文化。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价格,所以价格设置要跟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相匹配。
轻 思 维
轻装上阵才能打胜仗,只有做到公司轻、店轻、心态轻,才能发展,才能做到快速复制。现在很多人经营品牌,公司重于单店,我们应该要单店为重,公司应为单店服务。
公司跟单店的关系,我举一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
如果把一个小餐饮企业比作是一个女人,那么,其臀部代表市场终端,大而接地气;腰部代表部门机构,要小要细,有曲线美,行动灵活。
胸部代表利润、分红,当然越大越好,你知道的。脸部是企业文化,一张脸就是一个品牌。公司要求腰部不能大,大了就不健康了。
快 思 维
船小好调头,小餐饮讲究一个“快”字。
决策要快:员工能决策的事情,不要让店长参与;店长能决策的事情不要让经理参与;经理能决策的事情不要让老总参与。我们不要追求100%的把握时才做决策,即使错了,后期也可调整。
出餐要快:类似刚需的店,高峰期来临,出餐有多快,营业额就有多高。
复制要快:在这个年代,社会不会留给我们太多时间去磨蹭,品牌的竞争,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竞争。
开 放 思 维
做小餐饮,企业内部可以市场化,让员工去面对市场,减少人管人式的管理,让市场去激励人和监督人。华莱士的方法是员工合伙开店,合伙投资店,让员工参与经营参与分红。
思想要开放,要经常走出去,要善于沟通,不要有秘密,把交流当做是一种贸易,只要肯交流,一定是双赢的结果。
很多人经营藏着秘密,如产品有秘方,模式有秘密。这个年代都是透明的,不要有秘密,有秘密别人就走不进来,你也走不出去。
变 量 思 维
小餐饮的盈利要通过量变去实现,涉及到顾客数量、餐厅数量、产品销售量、合作人数量。只有突破一定的数量,才能获取丰厚的利润。
几个思维误区
情结思维
很多人拿小时候的情结或家乡情结,去选择经营品类,或直接选择家乡特产作为品类,犯了大错!因为这些品类往往是顾客面很窄的,不是大众产品,地方特色小吃不适合做连锁。
手工思维
很多人打着手工的招牌去吸引消费者,而消费者更在乎口味。手工不手工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顾客要的是产品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手工的东西不适合连锁,未来的产品,一定是慢慢的去人工化,去厨师化的。
过于超前思维
消费是一种习惯,过于超前,消费者不习惯,犯了大错!特别是用先进的设备,大家一定要慎重,动不动就是成本啊,也不一定会促进销售。
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经营的本质,就是销售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主观思维
很多人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和习惯来做标准。自己觉得好吃不重要,顾客觉得好吃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