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和抢购雅虎,近来成为业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个当年互联网的第一旗帜,今天沦落到这个地步,当然是令人唏嘘的事情。4月25日,雅虎整体市值为353亿美元。但是,为了价值最大化,目前的出售方案就是肢解后出售:首先最具价值的是15。5%的阿里巴巴股份,估值应该在300亿美元左右;其次是35。5%的日本雅虎股份,价值约85亿美元;第三是最近正在报价抢购的雅虎核心业务部分,报价大概40-80亿美元;以及第四块包括房产和专利在内的非核心业务部分,售价大约10-40亿美元。成立于1995年的雅虎,在度过20年生日之后,却似乎再也难以独立前行。
雅虎虽然今天衰落了,但是其在互联网历史上的地位却不可低估。第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开创了互联网第一个重大的商业模式,那就是门户模式。过去20年,雅虎一直是全球第一网络媒体。作为第一个真正成功的互联网内容公司(之前的网景主要是互联网软件服务公司)。门户模式以广告收费实现用户免费访问的模式,几乎奠定了整个互联网的基本模式,影响深远。2000年1月3日,在纳斯达克崩盘之前,雅虎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每股118。75美元,是今天37。33美元的3倍左右。互联网寒冬期间,在2001年9月26日曾经跌至最低点的8。11美元。同时,雅虎是中国互联网浪潮崛起的第一榜样,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并且开始大投入的美国互联网企业。其第二大成就就是,雅虎在11年前投资阿里巴巴的决策,迄今为止是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战略投资,也堪称最成功的中国战略。杨致远迄今也是华人在互联网界最成功的创业典范之一。
雅虎走向衰落的原因当然是创新方面没有与时俱进。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在资本意志面前,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创始人主导公司的发展,使得公司在一波接一波的变革和创新浪潮中,逐渐落伍。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创始人主导,无论是国内的BAT还是美国的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三巨头。使公司创新的价值观能够一以贯之,在快速变化的创新浪潮中,能够不断自我革命。因为雅虎过于成功,两位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很早失去了公司的主导权。依赖于一波波职业经理人的努力,最终沦为边缘化的命运并不奇怪。1995-2001年期间担任雅虎CEO的蒂莫西・库格尔(Timothy Koogle),与两位创始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最佳组合,与谷歌非常相似。库格尔将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带到了互联网巨头的高度。可惜,互联网寒冬来临,将他也掀翻了。2001-2007年期间担任CEO的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带着鲜明的好莱坞传统媒体特征,将雅虎带上了一条错误的窄路上。随后2007-2009年期间的杨致远(Jerry Yang)、2009-2011年期间的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2012年的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以及2012年至今的现任CEO玛丽莎·梅耶尔,都无人让雅虎再回到互联网的主航道来,其中不乏忙中添乱的辛酸泪。
当然,互联网革命远未完成,依然处于快速变化和演进的过程中。所以,这个阶段,互联网的本质精神以及商业成功的精髓,依然是创新!从最早以浏览器崛起的网景,到随后崛起的门户雅虎和电子商务的亚马逊,再到搜索引擎的谷歌,到社交网络的Facebook,以及今天的推特、Uber和Airbnb,新的公司在创新中崛起,老的公司在创新中与时俱进。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大概是亚马逊,这家和雅虎几乎同时诞生的电子商务公司,也堪称骨灰级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亚马逊在电子书方面几乎变革了整个出版行业,而它最成功的就是今天最大的风口——云计算。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是最早的开创者,也是今天的领先者。通过开创性的创新,手中拉拉掌握着下一个十年的船票。
雅虎的成功来源于两位创始人,从互联网早期敏锐地捕捉到网站导航和内容的重要性,并且开创了内容免费、广告收费的门户这一互联网领域最早成功的新商业模式。当年,雅虎在网站导航、搜索、网络新闻和电子邮箱等方面,都是引领业界的。雅虎财经、雅虎体育等,当年都是很多人的当然之选。所以,可以说,早期中国互联网第一次浪潮中最成功的,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三大门户都是雅虎的追随者和模仿者。十多年来,雅虎都是全球互联网流量最高和人气最旺的网站,直到2009年才由谷歌得以超越。所以,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雅虎不但是榜样,也是偶像。当年三大门户的一大梦想就是能被雅虎收购,可以想象那时候雅虎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
雅虎的衰落标志着网络媒体的边缘化,标志着媒体特性作为互联网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的终结。这是今天国内还在苦苦追求网络媒体梦的门户们以及媒体融合的传统媒体们,最大的警钟。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真正的全方位的生活方式,严格意义上的媒体消费已经不再是主流网民的主流消费。今天,即使是新闻类的媒体消费,也基本上是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来获取。纯粹意义的网络媒体,在互联网应用的谱系中,将进一步边缘化。
门户模式基本上是网站生产和整合内容供网民消费的互联网1。0模式。这种模式在早期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网络内容极大丰富,门户模式生产机制开始明显力不从心。一方面,基于算法的全网搜索引擎开始崛起。另一方面,随着2005年,全球网民超过10亿,广大网民生产内容的互联网2。0模式开始快速爆发。雅虎的领导者地位从此开始受到动摇。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结没有出现创造奇迹的拯救者。
今天,对雅虎感兴趣的竞购者还是不少,居然有40多家之多,各种人等,心态不一。包括传统电信运营商Verizon,包括YP Holdings、TPG以及由贝恩资本等,也有日本电商巨头Rakuten,甚至一度传出谷歌也有兴趣。雅虎的核心业务究竟花落谁手,还是很值得关注。一种结局是找到合适的买主,让雅虎再焕发青春很难,但是,让雅虎能够继续发挥战略作用,也算很好的归宿。最悲催的结局,当然是最终成为传统企业的高级玩具,甚至陪葬品。比如,当年比Facebook更早崛起的社交网站Myspace,因为被默多克收购,职业经理人主导之后,很快开始衰落。相比之下,雅虎今天依然有很大社会影响力。2013年,雅虎网站群流量五年来首超谷歌,重新夺回全美桂冠。所以说,雅虎基础还在,只是欠缺一个新的突破性的引爆点。
我个人依然觉得马云应该接手雅虎。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雅虎既是其最大股东之一,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假如阿里巴巴能够收购雅虎,可以一跃成为美国互联网领域的重要选手,将雅虎核心资产能够用好,说不定还可以创造更大奇迹。今天,雅虎对阿里巴巴和日本雅虎的投资,成为了支撑其市值的主要资产,超越了雅虎自身的价值。这一方面是一种悲哀,另一方面也是其投资的成功之处。所以,即使雅虎未来不复存在,雅虎依然虽败犹荣。雅虎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深深敬仰。
虽败犹荣——雅虎衰落启示录
评论
编辑推荐
4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