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山云 画
致海波的几句话
作者:张瑞生
海波已是名人大家了,自然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本月十三号,我回到我们村里,老乡们还在谈论着他。憨厚的农民说,想不到他能闹成那么大的“掼打”(当地方言,意思是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于父老乡的评论,我也是比较赞成的。现在我不想过多地为其唱赞歌,而是就一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因为他当过大队干部,对于农村工作非常熟悉。更重要的是,他近来写过不少关于农民和农村方面的话题文章,引起了我的一些想法和共鸣。于是便想说几个问题,供我们共同探讨。
第一,关于农村集体化的是非利弊。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说清楚的。最近我看到,蒋经国曾感慨地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共的毛泽东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蒋经国的意思是,毛泽东的话也同样适用与国民党。国共两党都诞生在有着最广大农民的国家里,中国大地,遍地是农民,农民问题是两党核心问题共同根源所在。如何改造和教育农民,是执政党面临的一大难题。当然直到后来,这一难题并未得到解决。毛泽东等领导人根据过去在解放区的经验,把农民组织起来。年轻的共和国能在短时期内,把分散的小生产者,变成初级社、高级社、直至到人民公社,不能不说是个伟大的创举。当然把农民组织起来,还有一个经济上的考虑,那就是便于征收赋税。因为过去,地主占地多而缴税少,由此产生社会变革。组织起来的好处是,国家征税极其方便。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无论是毛泽东或者是刘少奇,都对组织起来是持积极态度的。要说改革,这才是最大的改革。几千年来,农村都是私有制。能把私有制变成公有制,让农民把自己的土地牲口等基本生产资料交出来,无论合法与否,这种气魄和胆略,恐怕再没有一个最高领导,会具有这么大的手笔。后来在非毛化思潮中,有些人对其中失误颇有夸大之词,甚至有人认为要是不搞农村集体化,中国很快进入现代化。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当初不搞集体化,农村的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想实现现代化,恐怕会是一纸空文。由于当时农民被限制在狭小的活动范围内,一方面束缚了其内在的创造力,可是另一方面也同时限制了其犯罪数量。那时虽然人们普遍贫穷,但犯罪率却极其低下。过去三十年,杀人案件总数还没有现在一年的多。毛主席说,不要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周总理也讲过,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我们现在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当年非毛化思潮有极大的关系。
第二,关于当年农民收入问题。以前媒体上经常说,农村每个工值只有七分钱 或者一毛钱。实际上当时农村收入确实不多,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如果一个工值只有一毛钱,一个农民全年收入不超过三十元。以中等家庭五口人为例,每人只有六元钱。不要说干别的,恐怕连吃盐的钱都不够,更何况国家给每人还发一丈七尺布票,农民拿什么买布衣服。农村当时分配分为实物和现金,粮食和蔬菜以及各类副产品,主要靠队里分配。这部分要是按照价格算起来,数目还是比较大的。另外,按工分按人口分配口粮,没有劳力或者劳力少而人口多的,则要出粮钱,反之劳多人少的,则要得粮钱。各种收入细算下来,有些农民一年收入与一个基层每月三十八元的干部,相差不多,有的还可能更高。当时能带手表和骑自行车,家里有缝纫机的农户,大有人在。试想如果一个工值一毛钱,他能买得起这些一百多元的高档商品吗。实事求是讲,当时因为这些都是紧俏商品,即使有钱,还得有一定关系,才能分配得到。我说这话,绝不是说,当时农民有钱,那是农民确实很苦。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整个国家都很穷,自然各阶层的人都不富裕。当时许多公社书记才三十八元工资。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我就不再一一叙说了。
第三,造成农民贫穷的原因是啥。过去,我们一直说,是集体化的大锅饭,造成农民的贫苦。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和一些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同志交谈中得知,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那时农民负担太重。除过国家要强制性征收公粮,也就是农业税外,还要强制性征收购粮。购粮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只相当于市场价格五分之一左右,或者更低。国家征收的粮食,占取了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另外,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下,各级政府层层加码,以讲贡献的漂亮口号下,某个村子只有四五百人,一次就给国家上交了二十四万斤粮食。这样许多农民更没有积极性。在封建社会,把轻徭薄赋作为统治阶级追求的目标。可是在七十年代,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和改善交通设施,大量抽调民工。这些民工有的还要自带粮食和伙食费,国家不给他们报酬。这些民工劳动在国家,报酬在村上。加上当时提出普及初中教育,教师都要农民负担。几项加起来,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精壮劳力都不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种地劳动。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条件下,农民根本不可能解决温饱问题。后来虽然分田到户,又恢复到单干时代,但农民的状况没有太大的改观。朱镕基担任总理时,有识之士就发出呼吁说,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危险。也就是说即使包产到户,农村的负担任然和过去一样,有增无减。直到本世纪初,国家才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农业进行各类补贴,农民的处境相对而言,才有了一定改善。所以,当年集体化时,农民负担过于沉重,才是根本的原因。
我们不是农村问题专家,只是从一些现象看到其中一些端倪。提出这些问题,可以供决策机关考虑。但是无论如何,不要为了否定毛泽东,把过去说的一无是处。否则问题的真相难以说清,更不可能找出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