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规划中应注意:古镇旅游开发的6种思维


编者按:古镇旅游是旅游业的一大方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古镇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活文化气息和浓厚的历史沉淀深深地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但作为开发者在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是应关注以下五大要点和六种思维。

 

我们在古镇开发中,注重开发要点的同时,也要培养几种思维。

一是场景思维。

 
       古镇在空间形态上就是一个村,这样的村落试图恢复他昌盛时候的文化和氛围。现在的规划都是把古镇当成空间在规划,投入都是建筑改造。这些只是奠定了二次开发的基础。场景思维,场景化的建设应该成为古镇开发的原则。古镇的经营管理者需要转变角色,古镇应该是一个舞台,是一个剧场,在古镇开发运营中注重讲故事,使游人深入其中如一场时空穿越。
 
二是市场思维。
 
       前瞻性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充分考虑老龄化和二孩政策对未来十至二十年市场的变化。当前市场正趋向于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化市场趋势,所以古镇在开发方面应当是喜事年年的。
 
三是运用互联网思维。
 
       古镇是平台,一是可以借鉴乌镇模式,运用互联网借势营销。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设计,可以运用互联网,筑巢引凤,将古镇做成互联网产业下的商业小镇。
 
四是国际化思维。
 
       国际化思维。在当下国家旅游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古镇旅游是吸引世界游客的重要产品,古镇旅游对于外国游客既是空间的穿越,也是时间的穿越。将古镇旅游与周边乡村旅游结合,让外国游客充分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所以在营销层面,要注重信息传播渠道。
 
五是创新思维。
 
       创新是旅游发展第一生产力。一是做到产业创新,充分运用“旅游+”思维,将古镇开发与周边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文创旅游等结合起来,形成旅游综合体。二是做到模式创新,将观光客引导为过夜客,最终将古镇做成以观光为基础,做好度假业态,最终引导为生活型古镇。
 
六是品质思维。
 
 
        当下“高大上”风靡天下,而古镇旅游应剑走偏锋,实现“小而美”,在细节上下功夫,专注细节,比如台湾旅游的景区盖章,从而物化旅游纪念品,延展文化表现物,增长了旅客逗留时间,最终把古镇做成了一个宏达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