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古希腊的时候,柏拉图把这个世界分成可见世界、不可见世界。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信息观比较
柏拉图所说的可见世界里面包括影像、投影,是可见的。这种两分法它就是想说,我们透过可见世界采集出来的那部分信息,来构建我们的可知世界,所以西方人的信息观是这样的---他就是想言说世界,他透过言说世界,表征世界,测量世界来把握世界。
东方不是这样的,印度和中国都不是。有象无象,中国的象术理气之行,一开始的时候就从来不做两边的分割。总是用诗性的语言去表达,总是说完之后想问一句:“明白没有?”
这样,你突然就会有一个会意,西方人用的词是同意或者不同意,同意则可以继续,不同意可以掰扯一下,总得搞的同意了。出现分歧总要讨论一下再同意。西方的宪政民主就是同意的计算。
但是东方是会意。这一字之差是文化基因非常重要的区别,会意就意味着接纳paradox,其实我可以不同意,但是我读懂了,会意了。甚至我在会意的过程中,我突然跟你有一个link,心灵上的契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确定性的反思,我们真的要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对不确定性那么恐惧。
当然东方文化也不要一味的把它变成对立的,东方文化也有对确定性的偏好,特别对命里说。其实东西方文化都有对命强烈的偏好,为什么人们对命运或者穆尔(Mul,J.) 的那本书《命运的驯化》,对驯化命运如此的乐此不疲?为什么我们对不确定性这样呢?
即使远隔6万年,我们与智人同构
麦克林,这个人提出一个脑模型。可以回答为什么人类对驯化命运的乐此不疲。在他之前有一个脑模型叫左右脑,左脑是理性脑,右脑是直觉脑,左脑是数字脑,右脑是图象脑,左脑是逻辑脑,左脑是男性脑等等,反正就故意把它分开,你知道它的差异,他说这两个脑各司其职。
但是麦克林80年代提出的这个脑模型,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个脑的合理性。中间的是脑干,小脑部分,再往外是边缘时候,再往外是尖脑或者外脑,外脑就是那些核桃仁,长褶子的地方。这三个脑分别给他一个名字,爬行动物脑。为什么叫爬行动物脑?就是因为人和蜥蜴、乌龟和爬行的这些动物,在小脑部分共享了同样的脑结构,解剖学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有道理。
中间的是尖脑系统叫哺乳动物脑,所以猪、马、牛、羊跟我们共享着这样一个尖脑系统。外边是灵长类动物,所以猴子、猿猴跟我们共享这样一个脑结构。
这个脑结构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今天穿着衣服和17世纪穿着礼服,或者说古罗马时期穿着托架这样衣服的人,看上去跨度那么大的年代,但是那个肉脑之下那部分东西是跟动物们共享着同样的结构。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人的精神深层有一些化石级的遗存住留着,这时候我们就要想一想人存在了多少年。
所以从现代人类学分类意义上,智人存在6万年,就是跟现代人同构的人,解剖结构和生理结构、情感结构同构的人是6万年。6万年包含了新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因为一万年以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就进入到了今天。
6万年这么表达就够了,智人前面是能人,能人前面是直立人,能人现在的意见是包括尼安德特人,能人大概是数十万年,大概二十万年、三十万年、四十万年,这是能人。
石器时代,特别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都是用石器的,他们的石器玩的都很好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人从树上爬下来的时候,或者人变成直立行走的时候,这又是什么时间呢?有人说是200万年,250万年,不同的书不一样,我也记不住,我说的数目字仅供参考。
现在大家比较接受的就是直立人的概念,离现在是400万年,就是人从树上爬下来,用双下肢行走,就像女性骨盆变小,然后手解放出来,可以搂搂抱抱,可以摘果子,可以这个样子,这是400万年的历程。但是在400万年是这个样子的,这样跑的。
400万以前这样跑的时候,现在考古学家有些已经把它推到600万年了,总之是个百万年级的事情。可是你要知道爬行动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爬行动物,大家知道生物学倒过来来说,是真正的种群大爆发,是在6亿年前,寒武纪。
因为寒武纪之前整个地球上是藻类,植物上只有藻类,藻类跟地球共生的年代是最久的。据说藻类在25亿、30亿年的时候,地球45亿年嘛,一句话10亿年就没有了,这10亿年是什么?是原始汤的时代。35亿年一直到6亿年,有漫长的20亿年的时间,这是藻类的时间,就是我们说海藻、蓝藻,菌类。
但是到了寒武纪短短的5.7亿年到6亿年,这段时间有个大爆发时期,物种大爆发。物种大爆发就出现了一种解释,出现了收割者和新的物种,可是它还是解释不了为什么物种是这么出现的顺序。
先出现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然后慢慢又出现了爬行动物,慢慢出现了两栖,慢慢有鱼。有时候有平行的,然后慢慢又出现鸟,鸟之后才是人,就是所谓的大型动物,食肉动物出现了,掠食者的掠食者,大型动物,又出现了灵长类动物。
这个年代是怎么划分的呢?大概是6000万—7000万年的时候,出现了爬行、两栖动物,到1000多万年前的时候出现了哺乳类的动物。
人们偏爱确定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考古学家发现很有意思的是所有的物种进化都从外骨骼系统进化为内骨骼系统。什么叫外骨骼系统呢?就是它的骨骼,甲胄是长在外面的,那是古生物。
所以你看具有古生物气质的是乌龟、鳄鱼他们是用外骨骼包含它们内腔。像我们这些人,我们是后来者,所以我们的骨骼长在里面,他们的骨骼是长在外面了,这是一个过程。
下面我们脑子里自己要给自己放一个科幻大片,想象一下数千万年,可不是数千年也不是数年。爬行动物们饥寒交迫,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一种认知训练,一代又一代,一万年又一万年,不停的忍受惊吓,不停的受折磨。
不确定性在他们那个时代见怪不怪,雷劈一下就没了,在低等动物的时候说没有就跟碾死蚂蚁一样。你明白爬行动物跟世界的交互能力范围更大,能力更强。
因为他有肌肉,骨骼,他的硬度、味觉开始出现。爬行动物的脑部跟世界的不确定性是同呼吸共命运的,逃亡、生存是留存在大脑深部数千万年的主旋律,所以人们偏爱确定性,没有什么,就是这个理由。